“‘吕梁山护工’京津冀推介交流大会,一起交流就业扶贫的好经验,共同探讨精准扶贫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减贫规模前所未有。”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杨瑞华说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十项精准扶贫工程”来推进,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就业扶贫工作政策文件,积极推动省际间、省内发达地区与贫困县之间的劳务协作,鼓励有对口帮扶关系的东部省份和省内发达地区发布就业岗位,贫困县根据岗位信息,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做到人岗匹配、精准就业。
在杨瑞华提供的一组数据中显示,截至目前,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90万人次,累计帮扶89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到2017年底新增就业290万人。“三区三州”地区现有贫困劳动力1499万人,其中已实现就业51.9万人。吕梁市委、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创新性的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在全国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吕梁山护工”品牌。
吕梁山护工培育模式,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具有推广价值。杨瑞华说,“下一步,我办将对‘吕梁模式’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进行提升总结,形成典型案例,供各地脱贫攻坚学习借鉴。吕梁市委、政府把护工(护理)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抓手,围绕‘政府支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跟踪服务、勤劳诚信’的培育模式,创新就业扶贫的方法,是扶贫扶智扶志的有效形式。‘吕梁模式’既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又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还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技能,为稳定脱贫打下了基础。我们希望,吕梁市委、政府继续坚持这一好的做法,对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进一步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祝愿各位签约护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早日实现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