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吕梁山护工许连红

“三转婆姨”闯京城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来自中阳县武家庄的许连红是吕梁山护工第6期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学员,现供职于吕梁市曹操到家政驻北航服务站,月工资5200元,2018年7月当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她把客户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用心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护理服务,并凭借精湛的护理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许连红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随后就是结婚生子,操持家务。平淡的生活消磨了她的意志,甚至认为自己的命运就只能做一个围着锅台转、围着丈夫转、围着孩子转的“三转女人”。“这种生活持续了将近10年。2005年,丈夫被查出肝硬化,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我们家陷入了困境,只能靠政府的救济来生活。2016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丈夫得知政府免费培训吕梁山护工,可以学到技能出去打工赚钱”,许连红说。“我因为舍不得离开家,一直犹豫。后来父亲鼓励我说党指的路,政府提倡的事,咱不相信还能相信谁?在父亲和丈夫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期间里,我们学习了礼仪、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医疗护理和月子餐。这次培训,我获得了家政护理员三级证书。结业后,我觉得自己有了信心,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2017年农历正月,我背起行囊走出了家门,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我想,既然出来打工,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许连红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北京,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曹操到家政”驻北航服务站。“在政府和公司的关心下,很快应聘到了第一份工作。我的工作是照顾一个能自理的老太太和一个不能自理的老教授。老教授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工作很辛苦。但我知道,付出努力,一定有回报。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在我的精心服务下,老教授夫妇生活得很开心,一家人对我挺好,儿子女儿也挺关心我,生活上、情感上把我当成一家人看待,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份工作,更是多了几位家人。作为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我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认可。我觉得‘中国梦’也有我的梦,我的梦就是做一名传承吕梁精神,传播家政文化,传递爱心和温暖的新时代‘吕梁山护工’。”许连红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