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离石

坪头乡南庄村:合作发展扶贫 产业带动富民

□ 王夏夏

寒冬时节,驱车远望,大山深处若隐若现的村庄格外引人瞩目,来到坪头乡南庄村,整齐划一的松树,错落有致的民居布局和粉墙黛瓦般的房屋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地处坪头乡南庄村爱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繁忙热闹的生产景象,堆积如山的新谷经除尘、脱碾等加工程序后被装入精美的礼品包装销往各地。

发展产业是脱贫之本

坪头乡南庄村,总人口303户806人,农业人口780人,耕地1420亩,退耕还林780亩,核桃林720亩,其余60亩为红枣等。通过2014年的初步确定,2015年的回头看,2016年的再核实,最终确定贫困户85户,298人,2017年底通过精准帮扶退出84户,293人,现有一户5人未退为兜底扶贫户。

“坪头山四季分明,无霜期达170天左右,日照充足,无任何工业污染,是晋谷21号谷物的理想种植区。村里引进种植晋谷21号,就是看中了它超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能带动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第一书记王林玉介绍道。晋谷21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多年精心培育的优良品种,米粒大小均匀适中,色泽金黄光亮,粘糊性强、口感细柔光滑、回味悠长。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钙、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它营养价值极高,可作为婴幼儿辅助食品,亦是老年人早晚餐理想的进补食品,居家生活必不可少,也是大中专院校、医院、部队、机关食堂的必备之物。

谷子丰收了

“我种了3亩地,合作社给发放种子,统一种植,今年收成了1000斤,赚了四千块钱”南庄村村民李海平是个典型的贫困户,近年来他在镇村的帮助下,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利用种植晋谷21号增加了收入,生活慢慢好起来。尝到甜头的他,来年还要继续跟合作社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谷子由合作社收购,不愁销路,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李海平讲的合作社,就是坪头乡南庄村爱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爱家合作社建成年加工谷子1250吨,生产精制小米1000吨,米糠250吨的现代化生产厂房,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收150余户贫困户参股入社,形成600余亩生产基地。基地主种农作物晋谷21号,按照“六统一”(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规划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模式,分发挥合作社职能,坚持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缩短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时间。

“爱家合作社自2015年以来在坪头乡大力推广谷子种植,实行统一发放种子,统一管理,收成后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最终通过市场的宣传和网店等手段上进行销售,现在坪头小米供不应求。爱家合作社带动了南庄村村民的收入。下一步我计划把村民和集体的土地整合起来承包给合作社,这样既方便了合作社的管理,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南庄村支部书记雒泽祥说道。

“红色旅游”拓宽致富路

离石区坪头乡南庄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探索旅游扶贫开发新路子。

南庄村将依托本村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以“离石区早期地下党工作者张炳同志”先进事迹为脚本,展开红色故事,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陈列馆,用大量的实物、图片等再现陕北红军、陕北共产党撒播红色种子的历史,打造红色革命摇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举全村之力,规划先行,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围绕红色旅游,以打造乡村宜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开办农家乐、户外游、采摘园、养殖为突破点,原汁原味发扬黄土高原的乡村特色,打好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动全村旅游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