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吕梁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从40年前一支笔、一本簿,到如今的“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厅”,吕梁税务以一系列创新举措,用铿锵税务力量,描绘税务机构改革画卷上靓丽的“吕梁色彩”!
改革创新步伐不止
从利税制到分税制再到国地税合并,从税收征管到社保费全责征收再到税费同征同管,从工商税、农业税、所得税、营业税到“不增值不缴税”,从征管合一到征管独立再到征管评查分离,从走村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收税”到移动互联无人值守“自主报税”,吕梁税务一直在用独特的勇气和魄力不断推动着税收现代化建设。
2018年是特殊的。对于税务部门而言,这份特殊不仅在于对改革开放40周年税收事业发展的梳理和回望,更在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让分开24年的国税地税重新成为一家人,走进了税务新时代。在合并中,吕梁税务用税务人的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确保各项改革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为提高征管水平,吕梁税务部门委托吕梁邮政部门代征税款,有效遏制了临散税款的跑冒滴漏。
为强化征管基础,吕梁税务科学调配各办税服务厅服务人员,让纳税人“进一家门、办税务事”。目前,吕梁市25个办税服务厅全部按照省局要求实现了“一厅通办”,全市税务系统共设置办税服务窗口202个。
为提升征管能力,吕梁税务部门积极整合不动产登记、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推进跨部门业务联办。
为增强征管效能,吕梁税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抓好各项税收政策落实的同时,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既确保了行政审批到位却不越位,又做到法定的“零超时”,让纳税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纳税体验加速升级
说起几十年来税务工作的变化,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税干”郭春德深有体会:“那时候,一本票夹、一支钢笔就是征税工具,集贸市场是主要的税源地;自行车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顶风冒雨去收税是税务干部们的工作日常;那时候,全系统也没有几台电脑,‘一指禅’是老税干们首先学会的输入方法。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税管员一家挨着一家跑,从没叫过累,税务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从没喊过苦。大家都觉得,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这是我们税务人的职责。”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与飞速发展,税收征管模式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吕梁税务结合现行征管流程,制定了“最多跑一次”业务流程表,并将“最多跑一次”清单与总局推出的“全程网上办”结合在一起,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以数据共享促进办事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大厅功能,简并办税事项,提高办税效率,实现100%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税务改革每前进一步,纳税人的“获得感”就增进一分。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加快,各种为纳税人提供的各类“服务套餐”也逐一登场:“税邮合作”——纳税人只需要在家门口的邮政网点就能代开发票、缴纳税款;“最多跑一次”——只要资料完整,纳税人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就可以全部办理清单中的涉税事项,此外还有诸如“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发票代开自助服务”“网上办税一网通办”“实名信息共享共用”“涉税审批流程简化”等各式各样的纳税服务新举措纷纷出台,让纳税人的“获得感”步步提升。
“以前,我们公司是国地税共管户,报税要带着两套资料在国税地税办税服务大厅来回奔波,跑上跑下很费时间。现在好了,国地税合并后,叫一次号、排一次队,到一个窗口办所有的事,同类资料只需要报送一套,要报的资料也越来越少,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办税时间。”吕梁市大万源财税代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玉华在办税服务大厅连连称赞。
这些纳税人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背后是吕梁税务在精简流程、提高效率等方面深耕细作:在改革进程中,吕梁税务部门在抓好各项税收政策落实的同时,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降低审批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深入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确保了行政审批到位却不越位,又做到法定的“零超时”,让纳税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放管服”改革的成效。与以往相比,办税人平均排队等待时长缩短60%以上、平均办税时间节省50%以上。
“后续的改革任务更为艰巨繁重,还有不少‘藩篱’等着我们去破除,我们要创新举措,继续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做出成绩,让纳税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的红利。”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