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兴县

中国食品报赞兴县 一“红”一“黄”助脱贫

本报讯 近日,《中国食品报》刊文以“兴县:一‘红’一‘黄’助脱贫”,夸赞兴县脱贫攻坚非凡举措。文章称,在山西吕梁兴县蔡家崖的红色一条街上,雪花零零散散地飘着,虽是寒冬,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大门外的商铺仍然热闹非凡。在这里经商的张姓商人告诉笔者,他在这里开店有五六年时间,自从2017年6月习总书记到兴县晋绥边区革命旧址后,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因此也一天比一天好,最繁忙的季节,仅仅是兴县小米、大明绿豆、兴县油枣等特产,一天就能卖出5000多元。

众所周知,兴县是著名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绥边区所在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一二○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重要机关驻地。近年来,兴县把发展红色旅游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作为脱贫攻坚、富民兴县的关键举措,收到了良好成效。为了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产业,兴县相继举办了“红色兴县”旅游季等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国农展会,推介以“兴县小米”为主的特色农产品。

文章称,旅游扶贫是兴县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张好牌,兴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山西发展吕梁山红色旅游的核心和重要节点,优势巨大,可与太行山红色旅游区差异性、互补性发展。以兴县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可作为兴县旅游发展的核心,通过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核心引领,带动区域开发,实现兴县旅游发展的突破。

有了“红”色旅游驱动,又围绕“黄”色小米做起文章,近年来兴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以“一主五辅”总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按照“三品一标”总要求抓农产品质量的提档升级,不断创优农产品的质量,努力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

文章最后引用兴县县长刘世庆的话说:“和抗战那时一样,这里的百姓至今还是以小米为主食,兴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绿色小米产品升级,带动更多农户脱贫增收。”

文章称,“红色旅游为驱动,黄色小米做文章”,不但让兴县产业之花竞相开放,也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和特色产业名片,深信兴县的明天会更好。

(张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