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岚县

众志成城 决胜脱贫

——岚县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县委书记高奇英在界河口镇会里村调研合作社造林

县委副书记、县长乔云在王狮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标兵光荣榜传递脱贫正能量

县内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就地减免方便参合群众

面塑艺人袁建华创办的面塑文化大院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路

全民技能培训增强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新能源公交畅通城乡 群众出行更方便

光伏发电项目让群众喜发“阳”财

合作造林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岚县地处吕梁山北端,汾河上游,是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4镇8乡1个城管委,167个行政村,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2014年建档立卡共识别贫困人口21100户66272人,贫困发生率39.6%,涉及全县所有行政村。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最大现实。

面对困难,岚县县委、县政府坚决响应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号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委骆惠宁书记“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一方红色土地”的谆谆教导,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三五工程”工作部署,带领18万岚州儿女不回避、不退缩、不懈怠,勇敢踏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

吹响“冲锋号” 全县力量总动员

岚县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级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县政协主席、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立了26个政策指导组、26个整改督办组;乡镇设有工作站,明确扶贫专干;村有工作室,实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挂职干部“五支力量”全覆盖,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方位、立体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体系。

对标脱贫指标,精准确定了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教育及护理护工培训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兜底扶贫、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扶贫、社会扶贫等十二大扶贫重点工程。每项扶贫重点工程全部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直接指挥协调、督促落实,打造扶贫攻坚的联合载体。

3000干部下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大会战。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全县167个行政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包扶,县直机关驻村工作队全部选派科级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严格落实 “一村一队、一队三人、五天四夜”的驻村工作要求。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双休变单休,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思路、送资金、送温暖,抓组织建设,抓产业建设,抓政策落实。

资产资源向脱贫聚集,项目资金向脱贫汇合,政策举措向脱贫发力,干群汗水向脱贫倾注,形成了全县上下抓扶贫、万众一心促脱贫的生动局面。

瞄准“突破口” 精准施策拔穷根

破解产业发展滞后的制约瓶颈,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营主体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紧密联结,资金跟着农民走,农民跟着实体走,实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18亿元,形成了“22324”产业发展模式:县财政扶持贫困户2000元/人产业扶持资金;县财政扶持村集体20万元/村产业发展资金;产业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保股分红,连续收益三年;三年每人、每村按不低于入股资金的24%获得稳定收益。因村因户实施马铃薯种植为主,生态造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和小杂粮种植加工为辅的“一主多辅”脱贫产业。马铃薯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链,覆盖所有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马铃薯基地县”,全国粮食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岚县马铃薯被农业部评定为“百强区域公共品牌产品”。生态造林产业覆盖贫困户1.3万人,人均增收800元;生态养殖产业覆盖贫困户1.8万人,人均增收500元;将马铃薯产业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特色餐饮深度融合,举办“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旅游产业覆盖贫困人口8600人,人均增收1800元;小杂粮种植加工产业覆盖贫困户1.5万人,人均增收500元。

破解生存环境恶劣的制约瓶颈,围绕“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统筹谋划,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县城和中心集镇黄金地段建设集中移民小区,90个山庄窝铺的3496户11792名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成了城里人。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土地流转增效一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一批,光伏产业保障一批等“十个一批”后续扶持政策,提升搬迁人口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破解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瓶颈,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战略思想,率先探索形成了合作社造林、合作社管护、林业资产收益等一系列生态扶贫新路子,实现了一个战场打赢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全县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02个,贫困户参与度达到80%以上。合作社造林28.04万亩,贫困户累计受益增收5400万元。造林公司牵头,合作社组织,农民以林地、退耕还林地经营权入股,发展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实现了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荒山增绿、集体经济“破零”的多重效益,贫困户通过劳务人均收入1500元,资产收益人均2200元,入股分红人均收入1300元,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通过组建造林合作社等,帮助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全国林业扶贫现场观摩会,岚县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对岚县合作社造林扶贫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联合发文,全国推广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的脱贫模式。

破解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瓶颈,统筹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加大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3.17亿元,全面完成167个行政村街巷硬化,3700户贫困户住房改造工程,6268座农村厕所改造,以及村卫生室建设和388处人畜饮水提升工程。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饮水安全率、通动力电比率、村卫生所达标率,全部达到100%。完善贫困村公共服务,112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制度健全,服务管理人员到位,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到100%,所有行政村实现了网络全覆盖。

打好“组合拳” 抓住弱点补短板

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了国家教育扶贫的阳光,没有一个学生因贫穷而失学辍学。幼儿入园率达9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吕梁山护工、农民技能培训,推行职业指导、就业推荐工作。累计培训护理护工、面塑、装潢、厨师、家电等专业技术95000余人,指导帮助在太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长期就业5600余人,季节性就业13000余人。

加大健康扶贫。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认真落实贫困户“136”兜底保障政策,在县内、市内、省内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年度目录内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1000元、3000元、6000元,超过部分全部由医保基金承担,惠及所有贫困人口;实行非贫困人口“520”大病救助措施,在享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政策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且家庭支付困难的非贫困人口,财政给予自付部分20%的救助,封顶5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岚县卫生健康扶贫工作,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通报表扬。

落实兜底政策。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照新的低保标准,补差救助,对符合条件的7906户13762人全部进行补差救助,做到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加大敬老院、幸福院、光荣院建设力度。提高了特困人员的供养水平。

实施光伏扶贫。采取财政奖补、帮扶支持、银行贷款、村级自筹等方式,实施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建成12个总发电量18MW村级电站,1个3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惠及112个贫困村,3600户深度贫困户,每户平均受益3000元。

占领“制高点” 聚焦要素添活力

激活群众内生动力,调动脱贫主体积极性。全县选树了60名“脱贫攻坚标兵”、100名“脱贫帮扶标兵”、1000户“脱贫致富标兵”,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标兵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事业,激发贫困群众勤劳创业、主动攻坚的内生动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工总收入达到5000元、10000元的农户,分别奖补200元、500元。鼓励农村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子女每年累计给父母赡养金1000元、2000元,分别奖励100元、200元。全县形成了争先恐后、奋力脱贫的良好氛围。

实施基层组织提档升级,以党建促脱贫。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 “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切实发挥了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以党建助推扶贫。

调动各方力量,聚合社会资源促脱贫。开展“我为脱贫做贡献”捐资活动,县委常委带头捐献一个月工资,其他县级领导每人捐助1000元以上,全县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助力脱贫攻坚。太钢、正利、昌恒、继亨等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聚合了众志成城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

决胜“攻坚战” 合力同心结硕果

岚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合力攻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12个贫困村,全部培育起了以马铃薯为主的“一主多辅”脱贫产业,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有带动主体、村有合作经济组织、户有增收项目、贫困群众有产业技能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6.2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11792名居住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稳定脱贫。创新机制实施生态扶贫,350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脱贫。通过教育培训,18000名贫困群众掌握了增收技能,走上了致富道路。认真落实保障兜底政策,3600名特困群众生活得到了保障。截至目前,全县6.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112个贫困村实现了摘帽,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76%以下。

东风正劲,号角催人。岚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将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奋力谱写岚县新时代新征程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