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王卫斌
“与二十年前相比,学校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现代化教学楼、多媒体、自来水、电气化厨房、供暖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营养餐和寄宿制学生宿舍改善了学生的物质生活,葫芦丝、书法、美术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室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现在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孩子们非常开心。”村民老秦深情地说。
“临县湍水头寄宿制小学在2016年全县常规教学年度评比中,被临县教育体育局评为优秀单位,2017年借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机会,学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使校容校貌、班容班貌、师生面貌大变样,改善硬件设施,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该校校长张雪峰兴奋地说。
临县湍水头寄宿制小学地处临县与离石交界处的临县东大门湍水头镇政府所在地,北靠临县城40公里,西临离石城约30公里,209省道主干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学校占地23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20平方米,服务周边13个自然村12000多人口,学校为临县教育体育局直属的农村寄宿制小学,主校下设2个教学点,现有在校学生共111名。
校园环境干净整洁
利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机会,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多方面筹集建设经费改善教学环境,将原有的一层办公楼扩展为二层。用耀眼的黄色作为学校外墙及南教学楼的主色调,象征这里是一片希望的麦田,孩子们是家长、村民的希望。学生宿舍及多功能教学楼则用鲜艳夺目的红色作为主色调,象征孩子们如同娇艳欲滴的花朵,天真无邪地盛开着,对未来充满期待。红黄两色交相辉映,红旗与校训迎风伫立,彰显校园学习文化的浓厚氛围。大型丙烯颜料手绘打造的校园内墙,增添艺术氛围;文体娱乐设施乒乓球桌“安坐”校园一隅,丰富了学校课余生活;卫生场所标识清晰,干净整洁。楼梯间指示标识完善,墙面板报内容丰富多彩,公告栏内容应时应景,墙面手绘寓意深远,加上盆景的绿色点缀,更显家的温馨。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完善了保卫工作制度。门卫室墙壁上悬挂着赫然醒目的规章制度,门卫应急设备应有尽有。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令人流连忘返。学生宿舍内墙面多彩的手工装饰品,蕴含着老师深切的关爱,装扮出家一样的温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心灵的洗礼和教育。洗漱用品摆放整齐,被褥叠放有序,让孩子们享受到集体生活中充满爱的日子。
学校制定了“崇文尚礼·乐学求真”的校训,“活泼自信,团结奋进”的校风,“立德修身、 乐思善教”的教风,“勤学善思,明理笃行”的学风,确立了“夯实基础知识,发挥学生特长,创建书香校园”的办学目标。图书室藏书丰富,可以满足老师和学生多样化的借阅需求,图书借阅制度醒目完善,手续简约,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船入海洋,扬帆起远航”。
校园课堂丰富多彩
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养成教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实验室建设的完备程度可以反映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学校整齐划一的实验台,样样俱全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们从实验课开始,认识自己,知晓世界。美术、音乐课能够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学校及时添置美术、音乐的标准化教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专业老师的画作及教程的共享,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追求对艺术课的感知,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别开生面的阳光体育课,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体验规范化体育教育带来的乐趣,既可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师生永远一家亲的融洽,达到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丰收。
“托教一体”的标准化幼儿班教育场所着实让学校增色不少,崭新的幼儿专用课桌,由专业人员绘制的幼儿班整体外墙与教室内部墙面装饰,加上幼儿班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地诱导教学方式,开创了家长放心托付、学校用心教育的乡镇幼儿全新教育模式。明礼仪,辨事理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从立德树人做起,培养健全的人格。
红色教育催人奋进
学校定期开展讲故事唱红歌,抒发爱国情怀。举行“国旗下的礼赞”升国旗讲故事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百余名师生肃立,行注目礼。学校定期开展讲革命故事,分享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的人生感悟,表达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为建设优质乡村寄宿制小学贡献力量的坚强决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立德树人应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临县湍水头寄宿制小学全体教职工正在新时代的照耀下,崇文尚理,乐学求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继续前行,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