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艳阳高照。在离石区信义镇小神头村的沟梁上,一群牛儿在欢叫,60多岁的残疾人张成生正正高举着牛鞭吆喝,脸上满是喜悦。因为有党的好政策,国家养牛给补贴,一年内实现了增收超过1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张成生的可喜变化只是离石区众多贫困群众通过养殖实现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
农为政本,食为人天。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离石区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群众受益最多,陆续摘掉了贫困帽子,广大干部群众正向着实现小康的目标大步迈进。
特色种植 增收门路宽
2018年种了15亩籽用西葫芦,产量达到4000余斤,按每斤5元算,总收入近2万多元。2018年末,信义镇马家沟村村民雒俊旺盘点着销售西葫芦籽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离石区引进籽用西葫芦进行试种,引导村民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与宝源农特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共发展籽用西葫芦种植户58户,种植面积达700亩,产量10万余斤,产值50余万元。
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离石区在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出率的同时,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以项目牵动、以技术推动、以奖补驱动、以效益拉动的总思路,积极实施小杂粮种植8020亩,主要有晋谷21号、29号、黑小米、黑豆等;特色露地蔬菜种植1200亩、露地蔬菜3373.5亩;油菜花471.5亩;温室栽培羊肚菌30棚。共带动贫困户2359户、3856人受益增收,人均增收1118.2余元。
畜牧养殖 照亮脱贫路
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的引导吸附和杠杆作用,特别是对精准扶贫户的扶持,离石区进一步细化补贴标准,严格按照畜牧养殖助推精准脱贫补贴办法实施,即购买肉牛补助2000元/头、羊补助200元/只、猪300元/头,新建圈舍补助400元/平方米,兽医室、管理用房补助350元/平方米、青贮窖补助120元/立方米、草料棚补助200元/平方米、堆粪场补助120元/立方米,配套附属设施也予以适当补助。同时大力发展贫困村养殖项目,鼓励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形成“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畜牧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已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要支撑。截止2018年11月底,全区规模养殖场达到70个,牛场28个,猪场17个,羊场11个,蛋鸡养殖场10个,肉鸡养殖场4个。存栏牛10752头、奶牛173头、羊52300只、猪42767头,蛋鸡46.55万只,肉鸡20.3万只,可带动贫困户2860户、6103人增收。
小额信贷 助力脱贫攻坚
为了有力带动一大批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离石区充分利用扶贫金融信贷政策,建立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利益互享的“致富联合体”,由吴城镇镇政府与新大象签订了生猪养猪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按照“4+1”模式运行,即“政府投资三通一平+大象公司经营管理+银行贷款支持+合作社组织管理”+贫困户入股分红,进一步整合街上、陈家塔、李家湾3村贫困人口,由街上村牵头成立合作社与新大象公司合作,组建新的联象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贫困户贷款由新大象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大象公司负责还款。街上村合作社最低可按照入股金额15%的比例分红,15%的红利中按照4:4:2的比例用于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三方受益。项目已于2018年9月投入运行,共存栏5000头生猪,带动了街上村、李家湾、李家沟、上萝卜四个村的74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可分红不低于3000元。
量化入股 收入多元化
“党和政府扶贫政策落实以来,我们贫困户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实惠,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入股同发公司以来,我们脱贫的信心更足了。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西属巴街道许家山村的贫困户渠龙有激动地说。
为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和贫困户脱贫增收问题,离石区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利用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的模式动员组织8个贫困村村委与吕梁同发牧业有限公司缔结了合作协议,把政府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扶持资金直补量化给396 户954名贫困户,并入股到吕梁同发牧业有限公司。由同发牧业统筹使用,每年年底按入股本金的7%计算分红收益,并分发给贫困户。目前,8个贫困村的396户954人已领取到14.67万元分红现金。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离石区将继续为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富做实事、谋实效,咬住青山不放松,向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