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终岁末,又到各单位写总结的时候。总结,本义是通过回顾一个阶段的工作,盘点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发展方向。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单位在总结时为了突出成绩,不惜在数字上做文章、玩游戏、耍花样。
又值岁末,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进行年终总结,盘点过去,谋划未来,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进行年终总结,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逐级统计上报年度各类数据,从量的角度反映本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为上级部门筹划安排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单位在年终总结报告中热衷于玩数字游戏,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初衷,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年终总结贵在实事求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各项工作有新进展、新成就,这是基本面。功劳归于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辛勤劳动,来之不易。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既是一种尊重和鼓励,更能够鼓舞士气、激励奋进。总结得好不好,取决于是不是真实可信;成绩大不大,自有口碑。总之,年终总结应与实际工作相符合。但有的单位部门,眼里只有亮点而没有痛点,甚至浮夸虚报,搞成庸俗的成就喜报。这样的总结,言之无物,对工作没有帮助,反而让群众反感。
如何让年终总结“实”起来?笔者认为,在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还要争取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客观地反映本单位的工作成绩。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应写足写全。这是对工作的肯定和褒奖,可以鼓舞士气,以利来年工作。二是要客观地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不检讨、不解决,困难和矛盾可能在来年越积越多。只有勇于揭示不足,才能减少工作失误,少走弯路。三是要善于梳理总结,无论是成绩还是不足,都要找准原因,从而明晰来年的工作思路,选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今年做总结时,少一些空洞无物的说辞,多一些直面问题的勇气,按照中央改作风要求,把撰写年终总结报告看作是客观反映成绩、吸取经验教训的一堂“必修课”,让实事求是、实实在在成为年终总结的底色,从而有效促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