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镇组建的小马坊村西宁流动党支部,引领全村146户近600人从事钢材经销,人均年收入15000元以上,带动3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装卸、运输等行业实现稳步脱贫。”寒冬腊月,说起抓党建促脱贫的事,临县城庄镇党委书记成晓龙感慨地说。近年来,临县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检验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的“大考场”,狠抓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取得连战连胜的辉煌战果。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县又有4.17万人脱贫,11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15.38%下降为2018年底的8.3%。
临县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临县县委响亮地提出将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成效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果,为攻坚深度贫困、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去年以来,全县上下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县委中心组学习12次,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借助“机关党建APP”,推动了党员经常性学习交流。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放歌新时代、唱响新征程”文化月等活动。命名中央后委等6处革命遗址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临县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和教师资源整合试点县。建立常委班子“三基建设”联系点79个,我本人联系9个,为基层讲党课,深入基层调研,抓党建促提升;二是深化“三基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建立了“六个一”日常管理、“8包1”整顿、“结对帮扶、组织共建”等工作机制。建强基层组织方面,各乡镇具备了“八有”功能,各行政村实现了“六个一”目标。乡村运转经费、干部报酬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村集体经济全“破零”,5万元及以上的村227个,占比36%。结合扫黑除恶,及时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党支部书记7人,处置涉黑涉恶村干部2人。夯实基础工作方面,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考核实施办法》,为每村印发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管理手册》,开展了县直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双好六强”培树等活动。统一部署“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扫黑除恶、弘扬正气”等主题党日活动7次,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提升基本能力方面,储备科级后备干部218人,多岗锻炼、实践提升。建立了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了“大讲坛”、“干部教育微课堂”。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班、读书班、网络班。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同举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大专班,累计培训县乡村三级干部3000多人次;三是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强化攻坚责任。开展了“我为脱贫摘帽建言献策”活动。建立了任务清单、周六“补课”、黄牌红牌考核问责、“三对标”常态化监督等制度机制,强化了抓落实的政治职责。强化攻坚力量。为乡镇选派了扶贫大队长、挂任党委副书记。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优化。将每月15—17日确定为“结对帮扶日”,安排教师和医护人员共6800多人参与结对帮扶,干部人均结对帮扶6.4户。营造攻坚氛围。每月确定一个“无会周”,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举办了脱贫攻坚“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最美临县人、文明户、孝心子女”等评选表彰活动。狠抓三个专项治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临县通过狠抓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连战连胜,聚焦聚力生态、光伏、易地搬迁“三大扶贫工程”,坚持两年任务一年铺开、同步启动。去年完成退耕还林48.9万亩、荒山造林31.63万亩,实施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总规模146.89兆瓦,全部并网发电,开工建设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完成旧村拆除80个。 (刘生锋 高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