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抓住时机培训技术农民

□ 梁 瑜

本着“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工作理念,岚县普明镇与省农民教育促进会、省工业与信息技术学校等单位合作,通过采取教师面授+课堂练习+基地实践的方式,对村民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农业种植技术、特色养殖技术等各项技能的培训。

当前一些贫困村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一些农户不思进取,既缺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雄心壮志,更缺乏技术运作、资金运作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只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农户生产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农业的比较效益;只有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提高农业经营中的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培育和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农民的稳定脱贫奔小康。

相关部门应及时将农民的技术培训纳入自身的工作范围。将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意义之大不可估量,既可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增加产量增加收入,又能使这农民加入到市场化、现代化的新时代浪潮中,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力量,从而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准,提高人口质量。

加大农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要在农村加大培育科技先导型龙头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农副产品。要依靠现有技术推广体系,向农民大力推广成熟的先进实用技术。要切实进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推动广大农民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为了保证农业技术培训真正取得效果,还要改革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体制,把科技人员组织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去,建立贡献与报酬挂钩的激励机制。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要鼓励广大农村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面向基地和农户进行技术推广。此外,还应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增强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