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王卫斌
通 讯 员 王肇星
改革开放四十年使吕梁告别了昔日山门紧闭、守土发展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了由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向发展新区的华丽转身。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年,市委、市政府科学顶层设计,相关部门精准发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转型发展、法治吕梁、全面从严治党“四件大事”,构建了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考评体系,推动了全市改革攻坚捷报频传,凯歌高奏。
顶层设计引领改革导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改革就难以为继,甚至将半途而废。市委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和考评体系“四个体系”设计改革,完善“八项工作制度”推进改革,得到省委督察检查组和省委改革办的充分肯定。目标体系由省考核吕梁5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23项、转型综改先行先试32项、市委改革工作要点部署233项、考核县(市、区)和市直部门347项五个层级的指标构成,形成由点带面、串点成线、重点突出、融为一体的年度“金字塔”式改革工作总目标;责任体系围绕分工分级负责制,建立了以“四个亲自”“三个三”抓改革工作法为主导的五个层面改革台账,着力强化各级责任,强化动态研判和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即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深改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改革进展动态研判制度、“五个层面”改革台账管理制度、“三督三察”跟踪问效制度、月汇报季总结年终总交账制度、改革成果复制推广制度、改革力量联动建设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机制,推动建设求实管用、系统高效的改革工作制度体系;考评体系是将改革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以占比10分的权重进行考核,市委改革办制定《吕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推进改革成果第三方评估,以科学的考评作为引导改革的指挥棒、风向标。
市领导亲力亲为督促改革攻坚,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李正印多次深入基层一线督导检查改革工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转型发展、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多次组织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听取转型综改及市长抓改革台账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有力推进了煤电铝材一体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等重大改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认领23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难度大的重大改革任务,其他市级领导人均领办16项。截至11月,市委确立的7大领域51项233个具体改革事项,已完成206项,占比88%;年内完成15项,占比6%,其中,党政机构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等12项改革正在持续推进。
重点突破提升改革质量
“牵牛要牵牛鼻子”,改革工作千头万绪,市委采取抓重点带全局的工作方法,围绕脱贫攻坚、转型综改、法治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件大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重点突破,省考核五项改革高质量完成,党政主要领导牵头23项改革、各县(市、区)改革捷报频传。
电力体制改革、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全省领先,凌志售电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名单;有机旱作农业做法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村电商乡村e站在乡镇与重点村全覆盖在全国名列前茅;交城县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创新型县市。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改革领跑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受到汪洋、孙春兰等中央领导的肯定,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的脱贫模式被国家三部委联合在全国推广;运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提出“百日行动”,探索形成岚县务工奖补、交城县下山入川、交口“一保通”保险扶贫等一批脱贫攻坚新经验新模式,推动中国(兴县)国际扶贫研讨会、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在我市召开,市林业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中阳、柳林率先实现脱贫摘帽;交城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刊登于《改革情况交流》,在全国学习推广;岚县打造“一站式”医改模式,实现“全覆盖”健康扶贫做法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通报表扬,成为“国家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全省《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分析报告》显示我市生态质量指数全省最好。
政治生态改革硕果累累。2018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以《校准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来自部分省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调研之二》对吕梁近年来刷新吏治、修复政治生态的做法做了典型报道,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充分肯定了我市第一书记管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干部等做法。市妇联创造的“吕梁护工网上妇联”等经验得到全国妇联推广,离石区、交口县、方山县人民法院简易程序适用率居全省前列。社会舆情引导和管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关于大力弘扬“吕梁精神”推动吕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意见》推进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在全省率先推行建立农村(社区)宣传文化员制度,“一指吕梁”“吕梁发布”“第一民生”“掌上吕梁”等新媒体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中央级主流媒体发稿数位于全省前列。党政机构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规范垂直和分级管理体制、市县两级国地税统一挂牌等工作落地生根。“放管服”改革、开发区改革、投融资改革、国企国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民主法治领域改革、监察体制改革、“三基建设”等方面改革都已经开花结果。
转型综改助推改革提速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市委把以改促转作为新时代推动吕梁转型发展的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增气减煤、控量提效、延长链条”推进煤炭产业“减、优、绿”发展,退出和置换煤炭产能547万吨,建成安全高效矿井58座,原煤入选率较去年可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89%。全市87户国企完成公司制改革,离柳集团债转股全面启动,吕梁中药厂股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推进,市属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进度普遍超过75%,126户企业完成了与党政机关脱钩改革。开发区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吕梁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获省批复,“三制”“三化”改革成效显著,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改革实行无审批管理,13个县(市、区)已落地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30项,开发区转型发展主引擎作用不断显现。大数据产业、文化旅游、新型材料、白酒、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2%,调整“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取得重大进展。
市委通过改革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增长动力。煤电铝(镁)材一体化循环经济试点进入全国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首个运营试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得到国务院医改办认可,交城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改革情况交流》上刊发交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荣获全国示范市荣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一大批试点经验获得国家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人间正道是沧桑,乘风破浪正当时,四十年改革风雨沧桑的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如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市的改革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全市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驾驭着改革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驶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