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本报评论员

省委骆惠宁书记对我市提出的重大要求指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项目工作抓什么、转型工作怎么抓,是摆在全市面前的重大课题。

“扎实开展‘3331’项目建设大会战,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这是市委、市政府总结过去、审视现在给出的坚定答案,彰显了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全省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坚强决心。

“3331”项目建设大会战,即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3大领域,实施总投资3600亿元的亿元以上300多个重大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作为全市转型项目建设的重大抓手,“3331”项目工程涵盖广、投资大、项目新、目标高,既契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又符合全省、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必将为吕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动力,必将为吕梁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去年以来,我市着力实施了一批补短板、惠民生、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有效撬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有力地确保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0.6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全市转型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8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59.6%;全年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新开工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3个;全年新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74个,总投资1598亿元……全市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转型发展的战略性、牵引性作用日渐凸显。

项目建设掀起高潮,但各地也普遍存在项目支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前沿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部分项目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项目谋划不精、落实不力。

转型路径如何谋划、项目建设如何推进?必须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推动“3331”转型项目建设大会战,挖掘投资潜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市经济活力不断、持续向好。

要持续深化转型项目建设。要牢固树立“齐抓项目、共抓项目、大抓项目”的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持之以恒抓投入、一以贯之促项目。要拿出实用路径、管用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强化要素支撑,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设,迅速掀起一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抓成项目的新高潮。

要高起点谋划牵引项目。各级各部门、各重点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谋划项目,以带动性强、扩展性强、成长性强为方向,重点在煤焦、煤电铝(镁)材、酒类制造、文旅开发、大数据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构建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

要高标准强化项目服务。各级各部门要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开展项目谋划、落地、手续办理“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攻克“四大手续审批关”,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推进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能,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继续推进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联重大项目制,要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跟踪服务解决难题,形成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的强大合力。

有目标、有路径、有措施,接下来的关键是求实效。我们要紧紧围绕转型项目建设的要求、取向和重点,行动上只争朝夕,思路上深谋远虑,齐心协力抓项目,坚持不懈促转型,扎实开展“3331”项目大会战,努力为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