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持续实施‘大改革’战略举措”“推动各项改革全面发力”“不断提升改革本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市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安排,其中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根本所在。
经济转型,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联。吕梁转型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只有高扬改革开放旗帜,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补考”“赶考”步伐,扎实推动一批改革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才能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在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上交出“吕梁答卷”。
40年改革开放,不仅造就了吕梁经济质的飞跃,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改革责任,不断深化重点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7大领域51项233个具体改革事项完成222项,15户国有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87户正常运营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拓展了世界酒博会、数谷吕梁等6大招商平台,举办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暨人才技术合作恳谈会,聘请72名院士专家为吕梁发展顾问,全年签约项目285个,总投资743.5亿元……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为全市经济转型注入的澎湃动力。
当前,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一煤独大”的结构性问题还未根本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占比较小,攻坚深度贫困任务较重,结构性污染治理压力巨大……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阻碍,惟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根本解决。全市各级干部要亲力亲为抓改革,全方位推动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改革,以改革的最大成效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确保各项改革高质量落地。
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旗帜。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新时代改革开放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的认识,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融会贯通、学深悟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抓好改革开放战略重点。要深刻把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发展滞后,但改革绝不能落后”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目标,在增量配电、国企国资、开发区、科技体制、财税金融、人才体制、农业农村、“放管服效”等改革上有大进展,全面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积极培育吕梁经济发展新动能、激发吕梁转型发展新活力。
要提升改革发展方法本领。当前,持续落实“五项重大任务”,扎实抓好“四件大事”,全力实施“十大举措”,对领导干部抓改革开放的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要持续实施“大培训”战略,大规模高强度开展干部培训,提升干部改革创新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更新知识观念,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找办法,增强“八个本领”,努力提高改革开放领导水平。
吕梁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决不能落后。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必须以先人一步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破难题、解难事,涉险滩、闯难关,为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全力打造吕梁改革开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