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高、浑身透着力量,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抬脚走路步伐是那样的踏实、稳健……这是交口县桃红坡镇元沟村委窑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路启华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新年伊始,当笔者驱车走进窑科村时,在一处200平方米青砖结构砖院内,男女主人正在院畔猪圈给猪棚加盖塑料布增温,夫妻俩忙得汗流浃背。
“启华叔,又在猪圈扎花花哩!县文联的人找你嘞,想和你聊聊脱贫的事……”带路的一位老乡开门见山地介绍。
“欢迎,快到家里坐,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我终于脱贫了!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有干部的帮助,只要勤快点,有甚脱不了贫!”
路启华今年61岁,是元沟村委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家5口人,2015年全家人均纯收入仅仅2493元。这几年,村里的手艺人和能人都闹腾得到外边赚大钱,就把他这样本分的庄稼人撂在地里“死受”。填表立卡后,这个在黄土地撒下了成串汗珠的高原汉子再也坐不住了,镇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三天两头往他家里跑,出主意,想办法,寻求致富的新点子,他的思想也“开了锅”,一夜一夜睡不着,自己脑子里比别人又不少长零件,为什么富不了呢?
2017年春,当冰释的溪水弹琴歌唱时,桃红坡镇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又一次来到路启华家,根据他种地缺粪的实际情况,扶贫队员无偿赠送来两头活蹦乱跳的仔猪,帮助他选地基,上门技术指导,让他发展短、平、快的庭院养殖业,以弥补种地缺粪的“短板”。路启华有多年的养猪经验,养猪是拿手戏 ,于是他又出资买了一头猪娃,精心饲养起来。辛勤的劳动换来丰收的喜悦,年底,三头猪出粪2500担,收割玉米4000斤,实现了粪上地、地产粮、粮喂猪的良性循环,养猪收入4500元。2018年,他信心更大,饲养的三头猪毛色顺溜,膘肥体壮,老路乐呵呵地说:“今年三宝贝,卖5000元不成问题!”
路启华告诉笔者,为贫困户早日脱贫摘帽,桃红坡镇党委、镇政府通过上下联动,扶贫资金向企业倾斜,注入扶贫产业交则大型现代化养猪场70万元,其中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路启华全家5口人,人均分红663元,每年增收3155元。
路启华对笔者说,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帮扶下,他和老伴提起精神,迈开步子大干,深深地影响了三个孩子。经过扶贫干部的多方努力,孩子们南下找到了工作,开启了创业之路,月收入4300元,人均10320元,2018年全家收入1807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