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村里把房子喷得白森森的,我又买了几幅画贴上……这房子好住了,这年过得好了!”72岁的刘月厅挥舞着手说。
刘月厅说的房子是方山县北武当镇韩庄村的“统建房”。前几年,根据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该村为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修了一些“统建房”。
刘月厅原来居住的房子是土窑洞,属于危房,而且还处于该村的“外国里”,不仅偏僻,而且出入不方便,早就可以搬到“统建房”了,但他恋旧,迟迟没搬。去年六月初一,天空下起雨,北武当镇副镇长王瑞红匆匆来到他家,告诉他土窑会塌下来,抱起铺盖就帮他搬到已经准备好的“统建房”。
2月15日,临近中午,记者到了刘月厅的老宅。窑是在东西走向的土山上挖出来的,窑口子用泥坯接了一下,窑里昏暗。刘月厅和已经74岁的老伴因为要给儿子喂牛,不时回来小住。
刘月厅把记者引到他的“统建房”参观,砖混结构、坐北向南,阳光普照,和他的土窑洞相比确实是天壤之别。
多年来,刘月厅老两口的生活主要靠种地。他的女儿嫁到外地,儿子也属于贫困户。2014年,刘月厅和老伴因缺劳力被识别为贫困户。
“现在,我主要靠共产党。” 刘月厅说。
四五年前,他们老两口享受到低保金,2018年的金额是8322元。
这几年,他们老两口都已领上养老金。2018年是2592元。
“没这两个就不行了。”刘月厅庆幸地说。
2017年,他们老两口成功脱贫。
挂在他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政策明白卡”显示,他家2018年享受的帮扶政策一共有10项,总收入13546.15元。
“娘老子能怎样?儿女连自己也顾不了。共产党没问题,好得没法说了!”刘月厅又一次表达他对党的感激之情。
脱了贫的刘月厅,和老伴闲不下来,给儿子喂喂牛,为自己种种地,日子过得很充实。刘月厅说:“我现在腿有点问题,劳动行了就劳动,劳动不行了就像泥胎一样躺在新房里,每天吃好的,日子过得很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