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市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电视议政会实录(二)

校长及家长代表发言

校长代表 付琪有(城东小学校长)

城东小学位于吕梁市区德瑞路,现在是一所高标准的6轨制小学。这所学校在2013年时,由七里滩村办收归区教育局直管,起初在校生不达300人,教学质量也比较低,家长意见很大,很少有家长乐意让孩子在这里读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

收归区直管后,均衡发展成为学校由弱变强的坚强动力。配齐了学校领导班子,增派了22名骨干教师,领导团队、教师队伍实力得到提升;区政府投入500余万元改薄专项资金,学校硬件设施成为突出优势。学校由此逐步走出被动发展局面。

再后来,得益于联片教研和学区化办学,我校与东关小学、朝阳小学、永宁小学联片教研,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我校学生人数增加到1222名,办学质量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片区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

家长代表 城东小学家长

我是离石区城东小学的学生家长,家就住在城东小学附近。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对教育非常重视,总希望孩子们能到个好学校,接受理想的教育。大女儿上小学时,看到城东小学面貌陈旧破烂,硬件条件很差,基础设施不全,代教很多,师资质量也不高,所以下决心不让孩子就近上学,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进了城区的另外一所老牌学校。

到了二女儿上学的时候,看到城东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配齐了,各种课程开设得有声有色,校园文化也很丰富,想到远距离接送孩子的不便,选择了城东小学。结果一入学,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学校条件好,老师们很负责任,管理既规范又严格,真是感到越来越放心。

从城东小学,我真真切切看到了市区教育的希望,也看到了吕梁教育的希望。

家长代表 英杰中学家长

我是英杰中学的一名家长。去年暑期,我家孩子小学毕业,面临上初中的问题。孩子想去吕梁英杰中学,但去年的招生政策与往年大不一样,明确不让学校组织考试,考试的老路不通,一家人干着急没办法,心里很是着急。后来,通过媒体和网络了解到招生信息,按照程序报了英杰中学,没有请托他人,然后等候消息。8月份的一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家孩子通过电脑随机派位被英杰初中录取了,全家人特别高兴。不求他人,不欠人情,孩子顺心如愿入学。类似我们的情况还有很多,这都是招生政策改得好,群众拍手叫好!

政府领导发言

离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顺平: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电视议政会以市区教育为主题,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说明对我们离石教育的高度关注。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离石教育发展的市委、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感谢。

近年来,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力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江阴高中高考达线率持续全市领先,中考优生率六年稳居全市第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2019年,我区教育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五大任务,办民生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实施五大工程,党建领航立德树人工程、完善体系扩容补短工程、队伍建设激发活力工程、综合改革促进提升工程、治理保障优化环境工程,扎实推进“教育强区”战略,加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区管校聘”、招生方式、办学模式、评价体系四项改革加强与陕西师大、山西师大的校地合作,实施好教师队伍补充计划、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师德建设行动计划、教师待遇保障计划,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育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三十条减负措施,强力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同时,推进9个PPP建设项目的实施,补好城区学校容量不足这一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相关部门的鼎力帮助,有全市人民的理解和推动,我区“教育强区”各项举措一定会落实落地,基础教育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