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让天更蓝 水更清 家更暖

——离石区滨河街道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纪事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冬日的离石,天气寒冷。看着眼前日夜连轴运转黑臭水体治理、沟道治理工程逐渐完工,集中供热工程如期投用,刘家庄、张家庄、王家庄的村民心里升腾着阵阵暖意。

近年来,离石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生态建设上做“加法”,污染排放上做“减法”,以最坚定的决心、最细致的工作、最严格的措施,深入开展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要担负起污染防治工作的政治责任,盯紧关乎群众生活的重点民生工作,让天空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家变得更暖,为群众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离石区滨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雒保廷在作年终总结时的话语铿锵有力。

城区集中供热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一项涉及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近年来,虽然市区已经实现集中供热,但城郊的部分村庄越冬取暖仍以燃煤为主,小锅炉消烟除尘设施落后,一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污染严重,供暖质量难以保证,燃烧产生的烟尘、烟气排放严重超标,每到冬季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为了解决这部分居民的供热问题,使滨河街道片区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集中供热的温暖,2018年,滨河街道对刘家庄、张家庄、王家庄等城中村进行集中供热改造,对永宁、交通路、龙山、龙祥四个社区及7个村进行煤改电,共给141户使用燃煤用户安装了煤改电设备。截至目前,张家庄集中供热完成使用95户,王家庄集中供热完成使用260户。刘家庄在集中供热工程难度大、工期短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换热站的修建及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的修建,2019年开春继续施工。当百姓住上了温暖的屋子时,滨河街道的干部们脸上也绽开了笑容,老百姓说,“这么多年的供热问题政府终于给解决了。”

在刘家庄村,曾经一条臭水沟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严重困扰,随着废水、垃圾的汇入,沟里的水越来越黑,过往的人都掩鼻而过,特别是夏天,蚊子乱舞,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面对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离石区将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治理相结合,坚决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经过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2017年10月2日,刘家庄沟黑臭水体整治正式开工,工程预算总投资1603.43万元,对刘家庄至龙山路1400米的沟道进行整治。为了让居民积极配合施工,滨河街道工作人员和东关村、刘家庄村党员干部张贴宣传海报15处,发放住户告知书350份,入户协调工程150余次,拆除占用河道住宅建筑19处,桥梁23座,2018年10月,工程基本完工,共建雨水方涵1140米,污水管道1552米,雨水支管318米,检查井48座,雨水口88座,道路面积10540平方米,平均路面宽度为9米,车速可达40km/h。改造居民生活污水管网接入龙山路的市政主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如今居住在东关村、刘家庄村、杨家掌村及龙山社区的1000多名居民,不仅摆脱了臭水沟的困扰,出行也更方便了,刘家庄的村民们高兴地说:“家门口的环境好,感觉人都精神了!”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王家庄村。经离石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将王家庄沟综合治理工程列为省水利厅“山区人口居住密集边山峪口沟道治理试点工程”。通过清淤疏浚、新建堤坝桥梁,设置雨污分流,还修建了一座水上小公园和一处休闲小广场。如今,住在两岸的村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如今的王家庄村民不仅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大家不自觉地对身边的环境也爱护起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滚烫的暖流、清新的空气在凛冽的寒风中如约而至,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期盼已久的百姓喜笑颜开。未来,在离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滨河街道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