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在做实做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上下功夫

□ 马智勇 张永顺

从2019年2月中旬至4月底在全省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省委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放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方位、肩负实现“三大目标”的重大使命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省委从全省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体现了一个坚强意志,那就是继续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改革创新乃万事之先,奋发有为是时代之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文水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把大讨论和弘扬新时代的改革精神紧紧结合起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伟大号召,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我们文水曾是冲在改革最前沿的急先锋。前不久,在中共文水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梁宝明书记客观总结文水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历程,深情而又自信地指出:改革开放40年,是文水历史上波澜壮阔、曲折瑰丽、大张大合的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富足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单纯的农业县到三产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相对封闭到全面融入外部世界的历史性跨越。从乡镇企业领跑全省起步,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一大批从文水兴起的企业如百金集团、文通集团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40年来,大浪淘沙形成了“勤劳踏实、不屈不挠、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新时代文水改革精神,是引领文水45万儿女奋勇前行的无敌力量。我们要借助大讨论机遇,把“勤劳踏实、不屈不挠、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新时代文水改革精神确立下来,树立起来,希望县委政府邀请在外的有志为家乡建设出力服务的成功人士和本县企业家代表作报告,传授发展经验,破除一些企业主目光短浅、固步自封,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

二、要把大讨论和弘扬新时代的胡兰精神紧紧结合起来,“红色基因显威力”

刘胡兰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楷模。胡兰精神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文水是刘胡兰烈士的出生地,是刘胡兰精神的发源地,在新时代大力弘扬胡兰精神,努力当好胡兰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把文水打造成为全国弘扬胡兰精神的示范地,是文水45万儿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胡兰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是“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勇于牺牲自我、彻底无私奉献”。我们要借助大讨论,旗帜鲜明地弘扬胡兰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红色文化、延续红色血脉,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无畏、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竭诚奉献,争做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不懈奋斗者。希望县委一如既往把《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胡兰精神的实施意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把组建起来的刘胡兰精神巡回宣讲报告团用起来,利用文水大讲堂、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以胡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讲座、报告会、展览等活动,让“胡兰精神下基层”走进千家万户。近期,要把1.12纪念活动延续下去,要结合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日、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学胡兰实践活动,让“学胡兰、敬胡兰”在英雄家乡蔚然成风,让“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彰显出文水的独特性、实效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三、要把大讨论和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紧紧结合起来,“招商引资正当时”

改革开放以来,文水积累了比物质财富更宝贵精神财富,概括来说就是“敢闯敢拼、不甘人后”的品质。一代代文水人勇立潮头、破冰前行,打造了一批走南闯北、拼搏奋斗的“十万创业大军”,锤炼了一批思维超前、作风务实的杰出企业家群体,形成了不可比拟的“十万创业大军走南闯北”的优势。县委政府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鼓励在外人员牵线搭桥引项目、返乡创业办企业。清明游子“凤还巢,招商引资正当时。清明节正值大讨论期间,我们应借助大讨论这个平台,以文水籍在外成功人士为纽带,把资金和项目带回“家”,把信息和技术传输回来,把落实习总书记“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求和文水的优势、特点和需求进行大力宣传。值得思考的是,“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应该从质量上再提升,站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的角度认真对待,光靠统战部和工商联努力显然不够,要有人事部门参与,做好人才大文章。要组建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办公室,确保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做细落实,通过寄一封家书、打造一个沟通平台、建立一个“智库”、召开一次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发动外出本土人才,深入挖掘人才资源,着力吸引外出人才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支持家乡建设、助力家乡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拓展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和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