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发挥社会帮扶的巨大作用

□ 梁 瑜

决战攻坚之际,全市社会脱贫帮扶取得巨大功效,351户企业结对帮扶540个贫困村,实施281个扶贫项目。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6916名工作队员、1833名第一书记担当作为、砥砺奋进,谱写了新时代“吕梁精神”,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感动吕梁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个吕梁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社会帮扶工作,包括了社会方方面面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和扶助,是我市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攻坚以来,全市社会力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初步探索出村企一体、户企联营、社企合作、银企助农等帮扶模式,涌现出离石泰化、中阳厚通、柳林凌志、兴县山花烂漫、文水大象等一批社会帮扶的典型。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可持续的扶贫,也是社会力量尤其是工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所在。以此为依托,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相关部门应尽快形成民营企业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在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调动企业积极投身精准产业扶贫。对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民营企业,要给予如扶贫再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也可以协调财政、税务部门,落实企业参与扶贫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要坚持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同步,实行利教扶贫,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不能单纯搞输入式扶贫,要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动员科学技术部门、大专院校,重点选择一些成熟可靠、有利于脱贫致富的科学技术,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产业,落实到农民手中,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千方百计拿出资金扶持贫困地区,要提倡富者帮穷,充分发挥发达县市在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贫困县共同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农业项目。要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继续动员科研院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都积极帮助支持贫困地区,为促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