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交城县委组织部

“三大课堂”助组工干部增强“四力”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交城县委组织部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打造“三大课堂”,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一是打造组工课堂。建立“班前30分钟”学习制度,通过每日一主题、人人上讲台的形式,部务会成员、各科室长和机关党员干部轮流备课,目前已有10人登台授课,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党的组织体系、党员发展、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人才政策等主题作了深入解读,有效提升了组工干部业务素养和工作本领。以“新时代组织工作怎么办”和“新时代组工干部怎么干”为主题,组织集中交流讨论,轮流谈认识、找差距、明方向,并作出书面承诺,部务会定期听取工作承诺落实情况,公开晒出每名干部的工作成绩,进行评比展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打造网络课堂。建立县委组织部微信学习群,部领导带头推送分享最新的时政要闻、工作动态、会议精神、学习资料和先进典型,带头交流互动,谈感受、谈心得、谈体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依托“学习强国”、“山西智慧党建”和“吕梁共产党员”等载体,积极搭建新型学习“平台”,组织组工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网络学习,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作为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坚持日日学、时时学,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引导组工干部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打造实践课堂。建立组工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按照包联全覆盖的原则,组建5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络组,部务会成员任组长,每组包联2个乡镇、2个系统,每名组工干部包联2-5户贫困户,定期不定期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协调服务、结对帮扶,在联系服务基层的实践中完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建立新老同志结对传帮带制度,为每名新同志确定一名老同志作为帮带人,充分利用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法娴熟的优势,通过言传、手帮、身教等形式,帮助年轻同志更快地掌握材料撰写、调查研究、上传下达、信访接待等工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成长为组织工作的生力军。

(张晋 路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