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善于进步

□ 严水泉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中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这一重要论述,再次强调了学习对于事业进步的重大意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提升个人品格,才能够答好时代之卷,干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在加强学习中锤炼本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真本领从何而来?首先是从加强学习中来。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提升综合素质、增长知识才干,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做到“胸中有丘壑,叶纳百万兵”,从而更好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瞬息万变,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稍不注意学习,思想就容易僵化,观念就可能落伍,决策就会出现失误,从而陷入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的境地。现实中,有的干部面对新情况只能“大眼瞪小眼”,面对新问题愁眉不展、束手无策,终日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问题总是与事业共生,危机往往和机遇并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级干部有新本领、新状态、新作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崇尚学习、改造学习、强化学习。身处这个大变革大发展时代,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应对变化之道、赢得主动之举,只能是主动变革、创新学习、善于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思想创造未来。我们能看多远,靠的不是双眼,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储备。学习的航道更宽阔,眼界和视野才能更宽阔,未来才会更精彩。

在勤于学习中提升自我。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如果不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干部的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步伐。要带着目标学。学习目标具有指引、导向和激励学习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强调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的:“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不带着正确的目标学习,“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党员干部带着目标学习,必须时刻审视自己的学习是否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和完成“四个伟大”的时代重任。要带着问题学。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把学习当作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幌子;有的不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一味照搬老办法、老规矩,处理问题思维僵化。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要突出问题导向,只有带着问题学,才能针对问题改。要联系实际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再以深化认识来推动实践”。因此,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在善于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习是我们避免思想庸俗、本领退化的必然途径。对每个党员干部而言,克服精神懈怠,纾解本领恐慌,途径也只有崇尚学习、善于学习、改造学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虽然不可一步到位,但也绝不能等待、拖延、观望,而是要立说立行、时不我待,破除安于现状混日子、守着摊子不思进的陈腐思想,既不怨天尤人,更不自暴自弃,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养成日有所学、日有所进的学习习惯。善于学习就是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不竭动力。学习没有止境。越是深入学习、知识渊博的人,越感到知识的浩瀚。但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学习上存在自满情绪,自认为有了大学文凭文化水平高,不学习也能应付工作;有的是为了应付场面、摆摆样子,不真学;有的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深学。我们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学而不思则罔”,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真正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做到知行合一。知识改变命运,思想创造未来。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开拓视野和胸襟,让思想意识与时俱进,让知识储备适应变化,不断积蓄干事创业的能量源泉,为“追梦”“圆梦”提供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