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我为农村改革做什么

□ 郭艳琴

我担任乡镇挂职干部已经14个月了。期间,有过彷徨,有过成就,有过困惑。一年多来,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快速转变了思想,提高了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为我解放思想、破解瓶颈、点燃激情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挂职既是锻炼,也是学习;既是行政工作人员,也是基层服务人员。

挂职期间,我的体会是要搞好乡镇工作,就要做好农民工作,要虚心地和群众打交道,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要耐心地去做群众工作,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做工作;要热心地对待广大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生产的困难。说白了就是要善于改革创新。

为扎实做好挂职工作,在我挂职的汾阳市冀村镇积极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代办员”、增收“信息员”、矛盾“调解员”、信息“情报员”、档案“管理员”,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好政策“宣传员”,让党的声音响彻基层。积极宣传党在基层的政策法规,在研究吃透各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下乡村座谈、短信、微信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危房改造等政策。在去年5月份与医院护理部沟通,在相关领导的协助下将山西省汾阳医院红十字护理服务人员为冀村人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培训,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冀村人民应享尽享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当好群众“代办员”,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服务。积极做好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工作,对群众不能办、不懂办的事项开展“代办”服务,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认真做好代办事项登记、办理和回复工作,既提高了为民办事的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工作失误,从实际解决群众的困难。在这一年,还利用参与冀村镇扫黑除恶工作、退役军人摸底工作、退役军人慰问等,经常走访贫困户,为贫困户送去产业发展政策,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当好增收“信息员”,帮助群众谋划致富点子。针对冀村镇的实际,通过网络咨询、向乡土人才请教,帮助村里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胆创新发展模式,盘活现有资源,用好外部资源,挖掘潜在资源,及时为农户、种植户、养殖户提供生产经营和增收致富信息,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发展现状和存在困难。针对种养殖结构特点,上门请教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广大群众传授推广种养技术和当前在市场上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种养项目,为冀村镇各村发展选准产业,找准路子。

当好工作“指导员”,认真谋划乡村发展。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缺点子、致富没门路、务工没技术,积极指导和帮助东社村、古贤村等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发展规划,帮助解决政策、信息方面的难题。

当好矛盾“调解员”,构建村级和谐社会。记得有一次我跟随包村干部走村入户,摸底排查黑恶线索时,发现古贤村有一户人家跟邻村人因为前几年经济问题存在矛盾,我细问情况后立即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联系,利用一天时间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矛盾不出村,信访不出镇,进一步为构建和谐的乡村环境提供了保障基础。

当好信息“情报员”,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对各村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农业生产、土地卫片整改等工作做好信息收集,通过信息收集帮助冀村镇党委、政府更好地掌握各村的实际情况,为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提供有力帮助。

当好档案“管理员”,加强规范化建设。按照冀村镇建立专项档案管理机制,实行“一村一档”管理制度,建好挂职台账,按“菜单式”档案收集目录,对各个阶段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规范收集和整理,及时更新完善各项数据信息,做到工作情况清,底子明,档案全。

挂职是一种党性锤练,更是一次自身提高的机遇。挂职锻炼,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我立志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创造一番业绩,演绎一段精彩,为农村改革发展出力,为基层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