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阮兴时 通讯员 白旭平) 在全省、全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深入开展之际,兴县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发动,使全县人民都参与到大讨论中来,在全县上下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汇聚起追梦奋斗、振兴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面对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该县围绕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形成了构建两个支撑、提升三个保障、推进四大工程、抓好五项改革、完善六项机制的“23456”思路,全年拟退出92个贫困村,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两个支撑”,即在产业方面,出台《2019年特色农业产业行动方案》,按照“222+N”的产业增收路径,扩大优质小杂粮、经济林、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设施蔬菜等的种植规模,发展“一村一基地、一乡一园区”。结合乡村旅游,启动打造旅游线路3条、观光旅游示范村1-2个。在就业方面,全年培训“吕梁山护工”1500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5000人,其他技能培训3500人,建档立卡户驾驶员培训2000名。初步规划发展建设扶贫车间和农民工创业园区,实行贫困人口用工优先。“三个保障”,即医疗卫生推进“双签约”提质增效,继续开展送医送药双月义诊活动,加快新区大医院建设进度,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达标改造,对已建成的334个村卫生室进行完善提质。教育方面研究出台全县保学控辍方案,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继续实施好“雨露计划”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教师培训工作,县职业中学、新建小学新校区开工建设。安全住房保障方面,排查核实9个乡镇6341户的危房改造,第三方机构认定也同步进行中。“四大工程”即: 易地移民搬迁6个安置点工程建设已全部复工,10月底实现入住。拆除复垦工作第三季度末全部完工。生态脱贫将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4.6万亩、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造林7万亩,力争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4万亩,并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措施,年内新增护林员500名。光伏扶贫将做好光伏发电站的验收及后续管理工作。贫困村提升将抓好“四好农村路”续建工程,启动电信普遍服务4G移动信号覆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五项改革”即:农村“三变”改革正在有序推进;“1+3”社会扶贫行动,已开展网上对接、爱心捐赠、项目认领、产品推介等活动;金融扶贫模式持续创新探索,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借鉴交口“一保通”保险扶贫模式,以户打包产业、金融、健康、返贫等各类保险,探索建立防控返贫的长效机制。“六项机制”即强化党建引领机制、强化帮扶责任机制、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资金投入机制、强化企业帮扶机制、强化作风建设机制,切实增强改革发展、振兴崛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围绕转型发展,该县全面推进全省铝工业基地建设,全力抓好铝系产业发展,争取省政府落实中润公司轻合金项目用电价格,全力配合吕梁增量配电网建设,加快推动铝系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着力补齐推动转型发展的电力短板,积极与上级部门、承载企业锦兴公司对接,争取锦兴公司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退出缓建名单、尽快复工;努力推进中润公司2×66万千瓦低热值煤自备电厂项目,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逐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赵家塔集运站等签约项目的落地,抓好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院士工作站、中试基地的招投标,“一路一桥”项目及铝工业园区专用公路的编制可研,与广州、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开发区联系,积极组织企业赴天津参加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改革创新天地广,奋发有为正当时。兴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通过“大讨论”活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工作再抓实,以崭新的姿态开创兴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