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离石

奋发有为勇担当 俯首帮扶再出发

——记离石区信义镇任家沟村第一书记梁旭红

□ 郭雪梅

春回大地万物新,砥砺奋进正当时。昔日房屋破旧、产业发展滞后、道路崎岖不平的离石区信义镇任家沟村,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黝黑的柏油马路在村庄间蜿蜒盘旋,一排排崭新房屋错落有致,一簇簇桃花梨花竞相绽放,一个个春耕备耕忙碌景象映入眼帘。村庄的华丽蝶变都与一个叫“梁旭红”的人物息息相关。

2015年8月,对于区审计局一名普通干事的梁旭红来说,是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月开始,她的人生履历上又多了一个新的职务——信义镇任家沟村第一书记。面对组织的信任,领导的支持,她在驻村帮扶的路上走了将近四年。在这四年里,从带着迷茫进村到全村脱贫,从老百姓不理解不信任到现在翘首称赞,梁旭红用奋发有为诠释了一个扶贫干部的忠诚担当,用勇于创新抒写了一段无悔青春。

把脉问诊开良方 理清思路聚合力

上任伊始,她找村“两委”班子了解村情,挨家挨户走访谈心,经过半个多月时间深入细致的摸底走访,不仅为开展贫困户评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村脱贫计划理清了发展思路。

经过走访,她发现,该村基础设施落后,无支柱产业,村民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由于受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粮食种得出,却拉不出去,村民收益少,贫困比例相对较高。为此,她积极上报建设方案,协调资金,新建了阳坡至梨树塔全长7.76公里的柏油公路;完成梨树塔至吴局上的3公里水泥硬化路;完成了村内3.6公里道路硬化,彻底解决了制约村民发展致富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为符合条件的村庄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截至2018年年底,该村50户108名村民已经搬入新居开始他们的美好新生活。

基础设施完善了,该发展什么产业让百姓安居乐业?针对任家沟村坡地多、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自然资源优势,她鼓励人们积极发展核桃经济林。短短几年间,完成了1470亩核桃树的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外出考察,种植大户购回脱皮机、烘干机等核桃加工设备。她邀请核桃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外,还按照“户户种核桃,大户带小户,户户都致富”的目标,大力普及核桃种植技术,延伸核桃产业链,增加核桃附加值。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她的带领下,任家沟村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增强了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平时工作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要求他们认真履职尽责,增强每党员荣誉感;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带动作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

无私奉献暖人心 勇于担当筑情怀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为百姓排忧解难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梁旭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村里财务不规范,村干部们对账务一头雾水,她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帮助他们。贫困户杨奶栓的孩子2017年9月考入了吕梁学院附属中学,她早早帮孩子做好贫困户证明,并跑去学校咨询政策是否落实;贫困户吕虎平的孩子因急性阑尾炎发作,半夜被送入吕梁市人民医院治疗,她跑前跑后帮忙办理临时医疗卡、办理住院出院手续;有村民农闲时想找活干,她便帮他们报班考技能证;贫困户张淑兰因为身体原因跟随儿子去了方山,她和村主任自己开车去看望……每次走进村民家,一句句亲热的问候,一声声暖心的叮咛,她的心是暖融融的。

而对于家人,她永远有的是抱歉和愧疚。2017年,女儿面临小升初,从她驻村近三年来,因为她的忙碌,顾不上管孩子的学习,孩子的老师不止一次地给她打电话提醒,孩子的学习落后了,作业关过不了,基础知识落下了,此时此刻,她的心在滴血,因为工作,把孩子耽搁了,自己对不起孩子啊。2019年1月4日,87岁的姥姥因为心肌梗死、心衰住进医院,她只能白天在村工作,晚上10点多再去医院顶着妈妈照顾姥姥。2017年4月8日,她因为全鼻息肉,在山大一院做了全麻手术,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术后没几天,鼻子每天还在出血的情况下,因为放不下任家沟,惦记着村里的道路建设,她顶着家人的反对早早地返回了工作岗位。

一份信任,一个重托,一方热土,一面旗帜,梁旭红全心全意为村民,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她求真务实干事业,是扶贫路上的急先锋。她在扶贫工作中的每一滴汗水,都变成了百姓的财富;在扶贫道路上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深深地铭记在老乡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