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白小飞:退伍不褪色 创业报家乡

出生于柳林县高家沟乡白家村的白小飞,2010年12月光荣参军,2015年12月复员回村。回村多年来,自己创业,办起了一个小型特色养殖厂,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了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创业能人。

2010年12月,怀着对军人的期盼和向往,也出于农村孩子走出大山、谋求发展的出路追求,白小飞光荣地参加了党的人民军队。当时,他18岁,年轻懵懂,涉世不深,生活技能缺乏,发展本领没有。到部队后,白小飞是一名工兵,重点开展部队排险和爆破工作。参军5年时间里,认认真真学技术、兢兢业业干工作,发扬了“铁锤团”团魂“实打实、硬碰硬、心连心”精神,以良好的表现得到部队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2015年12月,带着在部队学到的本领和军人特有的气质,白小飞退伍回乡。回乡后,又面临到了寻找工作、谋求生存的困难。也有一段时间,自己感到苦闷和彷徨,一下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观察,发现家乡自然生态好、水草无污染、地形四面合围,正好可以实行特色养殖。再加上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无公害、零污染和本地传统食品有极大的奢望和需求,有一定的市场,白小飞便设想开办一个特色养殖基地。“与其托人靠政策跑办工作安排,还不如自己动手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企业和事业平台。”白小飞说干就干,动手起来。与村委协调,包下了200亩的一条荒沟,多方筹资,准备创业基金,拿出部分退伍费,找朋友借一点,向银行贷一点,请父母亲帮一点,筹资五十多万元,盖圈舍,整场地,选品种,一个小型特色养鸡、养猪厂便有了初步的规模。这期间白小飞的创业也得到了高家沟乡党委、政府和县里有关部门的鼎力相助。在品种的选择上,他经过咨询养殖大户和畜牧专家,选定了一种具有山西传统边鸡品种,购得1000余只,购得本地土猪100多头,就开始了细心养殖。养殖刚开始,也因为自己对特色养殖缺乏科学知识,出现过瘟疫,死掉了一些,后来及时请专家帮忙和诊治,避免了一定的损失,在鸡蛋的销售上,开始还是以贴广告、做品尝、跑小区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推销,虽然辛苦,但心里还是很有信心,一天一天的坚持,一点一点往前做,发展一直比较顺利。

由于村里的水源好、草料优,加上白小飞坚持放养和无污染养殖,经过两年的市场检验,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和认可,他的养殖厂也得到了较好的收益,2016年建成,初见成效。2017年全年收入10多万元。

白家山村是一个贫困村,也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靠红枣和务工来,村里是一个贫困村。白小飞的企业虽然不大,又刚刚起步,但是,他还是想通过贫困户参与,带动他们共同脱贫致富,于是成立了养殖协会,吸收了5户贫困户加入,通过他们的帮忙和参与,使他们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两万余元,这一举动,也得到了村民和乡党委的充分肯定。

白小飞的企业叫“柳林县桃花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就是“用良心做事,用质量说话”。“桃花村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以养殖特色为主,上游提供生态饲料种植,下游开发土特产产销一条龙纯绿色无污染食品链,通过3-5年的发展努力,再带动5-10户贫困户创业增收,同时将合作社扩展到边鸡1500只,土猪500头的规模,用认可的质量和良好的效益、口碑为复员军人树好形象。”白小飞信心满满。

两年多的创业,白小飞深深地感受到,“军人品德是我们就业、创业的能力基础,志向抱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巨大引擎,政策和政府是我们开创事业的坚强后盾,吃苦耐劳和不怕失败是我们社会做事的重要保障。”白小飞坚信,只要保持住军人的本色和风骨,只要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吃苦,永不言败,就一定能够干出军人的风采来,就一定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过越灿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