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山县的大街小巷和各个村子,到处可见各种文化墙,一幅幅五彩缤纷、内容意趣横生的文化墙,成为点亮人们生活的重要名片。
在峪口镇峪口村武当路,有一面千米文化长墙,是用喷绘绘制而成,颜色亮丽,图案美轮美奂,吸引人们注目,上面绘有十九大精神、闻名三晋的国家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北武当山、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廉政文化园秀美风光,与周边自然山水景色、特色民居相得益彰,带动了当地农家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交相辉映的是从峪口村三社贯穿安上村的农家院落、田头路边的文化长墙,这些描绘在农家墙上的宣传画,以红、黄、绿、白为底色,刊载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标语、图画、诗歌、谚语为主要形式,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倡导农民学文化、学科技、脱贫致富、勤劳致富,普及法律知识、规范村规民约,促进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抵制封建迷信,一墙一图画,一画一风景,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学习文化墙”。“脱贫致富要有创新之处,而用文化引导群众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峪口村党支部书记崔林照说:文化墙立在街边、村头、路边,村民每天都能看到,日子久了,许多东西就深入人心了。如今,村里重科技、学科技、知政策、懂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成了全体村民的共识。
方山县县城国旗广场是群众娱乐、休闲、健身主要场所,每天来这里活动的人达千人以上。县委宣传部新建的广场百米宣传文化栏建在广场西边,每天在这晨练的杨侯晓可有发言权了。“文化长栏建得好,各部门扶贫攻坚惠民政策、廉政文化、中国梦、文明方山人,内容非常精彩,我们天天在此锻炼,看得多了,对大事小情也了解得多了。”细心的市民发现,经常候车的各公交站台,也多了一些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内容有廉政文化的名言警句、脱贫攻坚口号等,图文并茂,为群众打发候车时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先进文化。
大武镇红罗沟村口是通往机场和吕梁环城高速的黄金通道,各种车辆和人员往来频繁密集。这里的文化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内容注重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涵盖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护环境、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形式上采取图画、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青山绿水美丽方山”“美丽方山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朗朗上口的语言中流淌着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喜闻乐见的朴素风扑面而来。
农村文化墙让一面面死板空闲的墙面说起了“话”,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群众,以它独有的方式,传播着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正能量,成为北川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乡镇还结合各自的风俗民情,群众关注点,挖掘当地特色,有效避免了照抄书本、电脑移植、语言千篇一律等问题,突出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建得好还要管得好,方山县建立实行了文化墙日常管护责任制,督查和定期考核制度,明确乡村干部和文化宣传员的管护职责,合理安排更新周期。让农村宣传文化墙内容,形式常新,真正成为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娱乐墙,农村文化的大课堂、传统美德和廉政教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