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民生专刊

政务新媒体管好用好才给力

□ 李小明

5月27日,《山西日报》报道,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依托“山西公安一网通一次办精准服务企业平台”,结合禁毒工作实际,开发出三项网上服务举措。而在不久前的5月16日《山西日报》报道,“山西公安一网通一次办精准服务企业平台”启动上线。政务新媒体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让我们对之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政务账号或应用,自行开发建设移动客户端等政务新媒体,用新平台,为群众提供新服务,他们的这种新姿态,得到群众的认可。2018年6月28日上线的“山西公安审批服务一网通一次办平台”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是成功的。它彻底颠覆和再造了传统公安政务服务的低效模式,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但是,政务新媒体的一些任性表现,也给群众带来了新麻烦。不顾形象娱乐追星、主观泄愤回怼网友、雷人雷语影响公信、信息失真误导舆论、随意转帖任性发声、疏于管理账号被盗、长期停更功能失效、强制下载转发点赞……近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刊文历数其弊,可谓深中肯綮。

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多种原因。主办方赶时髦、摆样子、晒成绩是其一,媒体定位失当、雅俗不分、是非不辨是其二,人员素质低劣、敷衍塞责、作威作福是其三,管理缺失是其四,技能拙劣是其五,设备落后是其六。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服务群众是政府的职责所在。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第一次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性要求。政务新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可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办好。

需要注意的是,政务新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它把面对面变作键对键,是真实的社会组成部分,而不是虚拟世界,必须受法律、纪律的约束。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首次把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这是政务新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遇到的。只有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整治,才能遏制政务新媒体的乱象。

政务新媒体也是媒体,它有媒体的一切属性,所以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务新媒体绝不能出现有违这些原则的内容。

政务新媒体与一般新闻媒体相比,它多了政务服务的功能,因此对群众更为实用、更为重要。主办方必须从理念、流程、时间等多方面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让新媒体成为群众身边不可或缺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