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交城县 文旅融合迎客来

本报讯 (记者 阮兴时 通讯员 孙宝忠)端午节,吃粽子、挂香囊、逛庙会……“卦山庙会可红火了,每年一定要去逛一逛。”在交城,逛卦山庙会已经成为当地市民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道传统文化饕餮盛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卦山庙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活着的民俗”。它与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巧合在一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初六举行。庙会之期,四周城乡百姓扶老携幼,纷至沓来,非常热闹,构成一幅独特的民情风俗长卷。

各式各样的当地土特产,琳琅满目的精美工艺品,端午逛庙会,逛的是心情,赏的是民俗,感受的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游客凑在摊位上选购几件物品,当作节日纪念品。“瞧,这个五彩香囊做得多精致。”在一位老大娘的摊位前,游客对五彩香囊的制作精美赞不绝口。在吕梁民间,有端午节系五彩绳、挂五彩香囊的习俗,香囊中装有多种芳香的中草药。很多游客在逛庙会时会帮家人带几个精致的香囊,一个小小香囊寄托着平安美好的祝福。

卦山端午庙会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卦山庙会大致产生在唐贞元(公元785—804)年间,以当时的佛教华严法会、道场活动为雏形,明代又有扩展,加入了以“昭济圣母庙”活动为主的民俗内容,是地方优良传统文化的荟萃和浓缩,对地方民俗文化、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影响很大。“真没想到啊,咱们市还有这么多文化遗产!”市民小刘感慨,逛庙会有了意外收获,“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能了解更多的文化遗产,也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

逛卦山庙会,更是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愿。如今在交城,卦山庙会已经成为了吸引人们来此旅游的文化招牌,越来越多的游人将卦山选定为端午节出游的目的地。据统计,在端午节小长假期间,交城县卦山、玄中寺、英雄广场等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85000人,其中卦山接待42000人,收入达209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