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美艳
6月28日,走进离石区信义镇新山湾村,空气中一股“酸爽、提神”的味道扑鼻而来,这股味道来自一家叫新山湾食品专业合作社纯粮老陈醋作坊。作坊每天产量达2000多斤,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近万元。这是信义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模式,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离石区信义镇党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整体工作思路,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建强班子,提升战斗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信义镇党委书记王俊斌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带头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形成党委书记总体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其他成员配合抓的党建工作格局。
建立党建工作清单制度,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实行挂牌作战。建立党建例会制度,镇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协调会,着重解决3—5个具体问题。建立奖惩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检查评比活动。
强化教育,提升党员素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信义镇开展6月主题党日活动时党员们庄严宣誓的生动一幕。
为切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信义镇党委每年对农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行培训;规范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考核管理,从参加党内活动、遵纪守法、自愿服务和履诺践诺等方面进行百分制考核;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展“党在我心中”“我为美丽乡村做贡献”“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党员评选和“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评比活动;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党支部+电商+贫困户”“党支部+党员+贫困户”等脱贫模式,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互促。
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既然村民把我选成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要勇担使命和职责,出点子、谋发展,让老百姓富起来……”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杨润平以自己的担当、奉献、创新,让任家沟村实现了从穷到富的转变。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信义镇党委多举措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党建包联指导制度,确定每名领导班子成员包联2个农村党支部;二是不断优化农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统筹使用村干部绩效工资;三是大力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在全镇21名新当选的村主干中,其中有20人是在外创业的优秀本土人才;四是全面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随时受理群众诉求;五是全面实施“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制度;六是狠抓“三支队伍”管理,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纪律严明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规范阵地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一栋栋崭新的村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村级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村干部“走读”的没有了,沉下心来干事的多了……之前,村干部办公无场所,公章揣在腰包里,百姓办事到处找;如今,村里有了设施全、标准高的办公场所,群众到村里办事方便了。这些变化,得益于信义镇积极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
阵地作为基层组织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的基础平台。为此,信义镇按照“五小、八有”标准完善了乡镇阵地建设,按照“六个一”标准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4个,提升改建了5个。现在,信义镇村村都有标准规范化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如今,信义镇在党建引领下,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