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李迎兵:砥砺前行在圆梦路上

□ 雒小平

早在读小学时,李迎兵就迷恋读小说,写日记,看电影。那时,生活在一个北方山区小县城的他,没钱买电影票,就一个人徘徊在电影院门口,倾听着从里面传出来的诱人的声音,久久地沉浸在那热闹非凡的世界里。中学毕业后,他当过服务员,干过建筑工人,做过售货员,但无论做什么他都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文学的梦想和追求。

1995年,对李迎兵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这一年3月,他毅然辞掉了工作,怀揣着对文学的虔诚与梦想,只身来到首都北京,进入北师大作家班学习,开始了艰苦的北漂生涯和逐梦之旅。

在北师大学习的两年时间,李迎兵经历了人生中最艰苦的生活。失去经济来源的他,经常一日三餐喝学校里免费供应的玉米粥。为了生存,他利用课余时间到餐馆打过工,钱包告罄时到医院卖过血,甚至在餐桌上捡食过别人吃剩的包子。但是为了心中的梦想,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艰辛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收获。在整整两年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文学创作理论,广泛涉猎了中外经典文学名著,近距离接触了仰慕已久的王蒙、李国文、莫言、启功等文学和文化大家。大师们的耳提面命和热情鼓励,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文学信念,鼓舞了他的创作激情。1997年,李迎兵一连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了《温柔地带》《滚雷》《硕果仅存》《雀儿》《童话季节》等五个短篇小说,其中《温柔地带》在当年第2期《小说月报》和《滇池》合办的“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中推出,《滚雷》在当年第10期《山西文学》“新生代作家专号”发表,在文坛崭露头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98年,李迎兵应聘到鲁迅文学院,担任《文学院》编辑和普及部辅导教师,由一个北漂文学青年变身为专业文学工作者,实现了命运的华丽转折。进入被称为中国作家摇篮的最高院府,李迎兵感到如鱼得水,文学才华达到了淋漓尽致的施展和发挥。他在鲁院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不仅发表(出版)了《雨中的奔跑》《校园情报快递》《温柔地带》《美人归》《醉芙蓉》等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万水千山之恋歌》,长篇评论集《浅谈小说创作》,点评集《嫁给足球的女孩》《安琪儿的药丸》等总计600多万字的作品,并以“流浪与文学”为题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举办了近百场文学演讲,还与全国三万多文学青少年建立了密切联系,辅导出了颜歌、春树、蒋方舟、顾文艳、另维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2006年,经鲁院胡平、王彬两位院领导推荐,李迎兵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16年,倾注了李迎兵最大心血的长篇小说《雨中的奔跑》,从14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首届张爱玲文学奖,《三晋都市报》《山西晚报》《生活晨报》《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亚洲周刊》《名作欣赏》和中国作家网、作家网、中华网、新华网、光明网、吉林作家网、山西文学院公众号等数百家媒体给予热情报道。同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萧军研究会授予李迎兵“鲁迅·萧军杯原创奖”。

作为出生在吕梁的作家,李迎兵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地域历史文化色彩。从2010年6月开始,他耗时3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狼密码》出版。这部长篇小说描绘了1700多年前匈奴贵族刘渊在离石建都的传奇历史,展现了那场史诗般拉开民族融合帷幕的宏大气象。《狼密码》出版后,获得了张平、胡平、邱华栋等十位名家联名推荐,相继入选《北京青年报》学通社“十位名家向你精心挑选寒假共读书目”“晋版好书推荐”“晋版优秀图书”和山西省首届文博会重点推荐新书等。

2019年5月,李迎兵的又一部以古老的离石邑城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狼狐郡》出版。这部花费5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2400多年前战国名将吴起在离石邑城吴城屯兵建立魏武卒抗秦的传奇故事。与《狼密码》中的主人公刘渊不同,《狼狐郡》中的主人公吴起,不仅具有叱咤风云、雄才大略的一面,还具有人性残忍和性格缺陷的一面,人物的塑造和性格刻画更为细腻深刻,显示出了作者日臻成熟的艺术功力。小说出版后,在文学界和读者中都引起强烈的反响,山西省委宣传部三晋英才采风团利用吕梁文学季举办之机,特地在汾阳举行了“三晋英才优秀作家李迎兵新书《狼狐郡》分享会”,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

为了表彰李迎兵的创作成绩,2013年,吕梁市委宣传部授予李迎兵长篇小说《狼密码》“吕梁市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6年12月,吕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和吕梁市委组织部授予李迎兵“第三届吕梁优秀人才奖”;2019年,李迎兵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奖励计划”。

文学,注定是一个人的远行。面对荣誉,李迎兵表示:在未来的路上,无论是阳光和彩虹还是荆棘与泥泞,他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