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岚县

岚县:教育扶贫点亮贫困家庭“心灯”

本报讯 “以前想都不敢想孩子们上学还给钱,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近日,在岚城镇马家庄村邸云生家中,面对笔者就教育扶贫的提问,老邸高兴地说道。像老邸家孩子上学得到教育资助的家庭,全县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因家庭收入困难,对孩子接受教育不抱太多希望。自全县教育扶贫开展以来,随着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实,这些贫困家庭被重新点亮了教育“心灯”。

近年来,岚县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基石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将教育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落实国家教育各项资助政策,不仅圆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也将惠民政策实实在在地送到贫困家庭的心坎上。

扶贫先扶智,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学子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该县结合全县贫困村、贫困家庭实际,把“扶贫先扶智”作为脱贫的主要抓手,制定出台《岚县教育科技局关于教育扶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并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受助学生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学生就学监控网络和详细标准化的学生成长档案库,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流程管理体系,确保政策享受不落一校、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同时,还通过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村教师配备、扶持和管理力度,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2018年以来,对标提升了普明镇小万村幼儿园、岚城镇南关村幼儿园、王狮乡阳坡坪村等一批学校办学条件。

教育扶贫最佳的方式便是育人与帮扶相结合。该县通过开展师生结对“育才行动”,即由一名或多名教师在学业和生活上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开展“土豆宴”、电子商务、酒店管理、面点和美容等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培养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切实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鼓励贫困学生考大学、学技术,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造血功能”。“有了这一身技能,就再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在职业中学培训基地,正在参加培训的贫困学子李毛毛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自开展教育扶贫以来,该县严格落实教育资金发放,2017年资助学生33120人次,资金2006.335万元;2018年资助学生69674人次,资金1976.0971万元;2019年春季资助学生34923人次,资金1068.4021万元。 (杜丽君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