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水泉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出版,正当其时。我们要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逻辑、本质要求和具体内容,内化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并将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始终高扬思想旗帜、坚定信仰信念,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纲要》的通知,要求把《纲要》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纲要》为契机,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重在学,就是要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肤浅地在学习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只有真学真信、深学深悟、实学实用,方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学习是第一任务、第一要求、第一本领,只有真学、苦学、善学,才能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灵魂、植入血脉,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以工作繁忙为由“不愿学”,沉迷于物质享受“不爱学”,热衷于装点门面“不真学”,停留在浅尝辄止“不深学”。学习上不精通、理解上不到位,认识上就不深刻,工作就难有成效。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常态、一种责任进行到底,在学习《纲要》上先行一步、学深一层,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增长知识才干、锻造坚强党性、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贵在信,就是要在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上见真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怎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南,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正确的、管用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高度认同,更要充分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成为头脑中的“操作系统”,自觉运用于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我们要将这一伟大思想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转化为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具体行动,转化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矛盾问题、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成效。党员干部要按照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内在要求,努力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使命、学出担当,切实将《纲要》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内化于心,真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最新“思想武器”、最强“看家本领”,并把这一思想内化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旨在用,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出实招。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和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也好,入心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促进社会进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既有“学到用时方恨少”的问题,也存在“学到做时不会用”的问题,这往往是因为没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到实践之中,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否学以致用、学以善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自己的行动,是检验党员干部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用《纲要》精神涤荡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到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学做相融;只有把《纲要》的本质内涵弄清楚、讲明白,工作中才能用得上、起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