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后劲不强是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影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难点,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解决贫困人群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今年以来,离石区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不动摇,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战,确保现行标准下3个贫困村、229户428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
针对“吃水愁”等问题,扎实推进基础公共“补短”工程,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水平。投资1500万元用于河道整治工程;215.8万元用于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18万元用于归化村新修、整修机耕道项目,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达标全覆盖。对各乡镇开展农村危房大清底大排查工作,共排查出8户危房户,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危房鉴定和规范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离石区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方案》,进一步完善资料,严格落实一户一档的农户档案管理制度。安排统筹整合资金2200万元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及维修、养护工程;投资9.5379万元,实施新建1个行政村卫生室;投资25.5万元用于西华镇村的15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500平方米文体广场建设。建成13个移民安置点,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2016户50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64户4139人。
针对贫困村经济后劲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增收工程精准落地,按时完成。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方面,投资241.9962万元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其中推广优良小杂粮面积12470.7亩,特色瓜果种植60亩,露天蔬菜种植500亩,籽用西葫芦1608亩,黄花菜种植30亩,麻麻花10亩,涉及受益农户约1200户;标准化养殖场续建2个,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实施。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截至目前,生猪饲养量达到2万头、肉牛饲养量 5000头、肉羊饲养量5万只、特种养殖饲养量 2万只、肉驴饲养量2000头。构建“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康养”等现代农业新路径,重点在信义、吴城、西属巴打造餐桌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定制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生态补偿扶贫工程方面,一是抓好核桃林提质增效工程,投资1134.929万元实施核桃林提质增效61653亩,受益农户3379户(贫困户1001户),补齐2018年核桃提质增效的859.605万元缺口资金补助;二是投资60万元用于信义镇砖窑沟村和吴家庄村村庄绿化;三是74.2万元用于75名建档立卡贫困护林员管护补助,人均年增收9600元。
光伏扶贫工程方面,统筹1109.6928万元用于8个乡镇(街道)90个贫困村10.3MW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补助资金,受益深度贫困户1545户。
金融扶贫工程方面,引导金融部门加大金融扶贫“吕梁模式”的推广运用,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稳定脱贫增收。全年确保完成扶贫小额贴息贷款3000万元,截至6月底,完成扶贫小额贷款345户1717万元,贴息226.57万元。
培训就业扶贫工程方面,充分发挥吕梁市府所在地优势,把抓培训促就业作为全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共实施“吕梁山护工”培训3期295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4期64人。 (郭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