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访兴县奥家湾乡郝家山村第一书记康改清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通讯员 胡慧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浓密的树林,唤醒了兴县奥家湾乡郝家山村的黎明。村民刘彩萍安顿好家里的鸡和羊后,骑着电动车行驶在去往工作地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上,一阵微风拂过,斑驳的树影映射出她幸福的笑容。十几分钟便抵达目的地——奥家湾乡温馨护工家政有限公司,开启了她一天中温馨、充实的工作时光。

“在康书记的带领下,我来这里工作2年多了,现在每月工资2300多元,去年就已经脱贫了。”刘彩萍口中的康书记,是郝家山村的第一书记康改清,同时也是温馨护工家政有限公司的总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康改清说:“我是农民的女儿,从没忘记曾经吃过的苦,我要尽我所能帮助群众,让他们走出贫困。”

A

郝家山是一个有着96户224人贫困人口的贫困村,这里的人们一直延续着祖辈父辈们的生存方式,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日子。

作为郝家山的女儿,康改清不忍郝家山的“亲人”们过得如此窘迫, 2011年,42岁的她不顾家庭和孩子,勇敢地回村担任郝家山的村委会主任,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

提起最初担任村主任的日子,康改清形容那是一段令她终生难忘的岁月。2015年的一天夜里,村里的八孔窑洞突然坍塌,屋内所有财物全部被掩埋,财产损失严重。“我要进去,家里有重要的东西没有拿出来。”“房子塌了,我们没有家了”……这场灾难让原本安静的村子在一夜之间变得恐慌起来,夹杂着恐惧和愤懑的村民令村干部束手无策,也让人员安置、灾后重建变得异常艰辛。

“先撤离,要相信党委和政府。”果敢的康改清,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进入受灾现场,凭借自己的多年的经验和耐心细致的疏导,顺利将受灾的32人全部撤离危险塌陷区。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心、放心地过日子,受灾后的28天里,她白天监督村里临时彩钢过渡安置房建设,晚上走访慰问安置点村民,让村民安稳地度过一个灾后漫长的冬季。

“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幸好康书记劝阻了我,现在想想都后怕。当时能指挥我们全部撤离真的很不容易”回想起当时的境况村民杨树平愧疚地说道。

争做头雁 把党建和产业抓在手上

B

在康改清的带领下,郝家山村按照脱贫攻坚抓产业、强化保障抓党建的思路,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架起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桥梁。

全力打通水、电、路、网的同时,新建60平方米村卫生室、300平方米文化广场、178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让整个村庄洋溢着蓬勃朝气,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加入到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中来。郝家山村形成了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头结对帮扶,积极提供致富信息,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局面。

“幸福是干出来的,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就能早日脱贫!”正在喂牛的村民康全儿,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喜悦:“就拿我养牛这件事来说,牛是政府提供的,还给我一次性补贴了6000元,这样的好事真是想都不敢想。从前的贫困户,如今竟成了村里的养殖致富带头人。

芦子沟村流转的300亩土地上,装机容量为2.86兆的光伏发电工程正常运行,为郝家山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贡献力量;3800亩生态林、150亩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呵护着郝家山人民的生态环境;220亩绿色谷子,带动着45户贫困户走向脱贫富裕的道路……

敢拼敢闯 把群众的幸福扛在肩上

C

郝家山穷。有多穷?所辖的郝家山、唐吉吉、芦子沟三个自然村的人,念书的掏不起学费,得病的买不起药,还有娶不起媳妇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康改清又以郝家山村乡派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访调查常住人口,认真分析总结,为郝家山量身定制了“1+2+2+4”脱贫模式,让郝家山人“挪穷窝”住上新房子、农民变身新技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蝶变”。

她落实了芦子沟自然村实施整村42户13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实施郝家山、唐吉吉采煤沉陷区205户624人的异地移民搬迁,努力实现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的梦想。

为了让大家不仅能够搬得出,还能稳得住,“吕梁山护工”和专业化技能培训如一场“春雨”,让康改清有了思路。她希望借着这场“及时雨”,让乡亲们掌握一技之长,变身新时代技术工人。

“那不是给人当保姆,伺候人吗?”起初,大家并不接受。

“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不丢人!”康改清带头报名参加护工培训。她挨个动员并带领村里妇女在离石、太原、汾阳等地参加培训学习。最终,依托兴县培训中心,帮助27户86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并通过推荐到太原就业4人,月工资收入达3500元以上,驾驶员5人,外出务工就业达到45人。

“走出去”的同时,康改清还在“家门口”就业上动起了脑筋。她成立奥家湾乡温馨护工家政有限公司,吸纳3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实现本地就业,月收入达2300余元。如今,随着团队日益壮大,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已拥有固定职工50余人,并提供季节性临时岗位若干,人均月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

“康书记就是我们的好大姐,在这里,我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学到更多的东西,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前年我们这支队伍还去参加吕梁市护工技能比赛,还获得铜奖了!”提到康改清,郝家山人都赞不绝口。

如今的郝家山人,变得更加从容和坚毅,也将迈向更广阔的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