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时指出,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李德仁在第三届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说。
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梁市转型发展专家(顾问)。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学家和教育家,活跃在对地观测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当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诸多挑战,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同时要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政府管理、经济发展、民生生活模式的转变。在政府管理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城市功能核心系统,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产业方面,提高GDP,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民生生活方面,构建和谐环境,引导创新应用,提升信息化生活品质,打造高效、便捷、幸福生活。”李德仁说。
如何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李德仁介绍,以民生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目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通过技术与机制双轮驱动,实现人民生活更幸福、城市治理更现代、城市运行更智慧、城市发展更安全。
李德仁向与会嘉宾作了这样的讲述:智慧城市的建设我得出五个结论。一是智慧城市是基于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建立的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结合,以实现对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务。二是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发展,城市智慧管理和大众的智能服务具有广泛的前景,从而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三是智慧城市的实现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才能保证各种智慧城市的应用能够用得好、用得起。四是智慧城市的大数据问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抓好技术创新和攻关研究,才能拉动数字服务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各种智慧应用,发展数字经济。五是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和运营脑,让城市智能起来。
“建设智慧城市的同时,要抓好现实城市的设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并落实相应政策,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落实到位。”李德仁最后说。
(图片由本报记者薛志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