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脱贫攻坚

农民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 徐龙

近年来,让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培养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使他们在基层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方山县北武当镇党委、政府开展的干部下乡驻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就是干部下乡的真实写照。

从2016年3月份开始,该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下乡驻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办百家事,给干部补上了基层实践课,有效解决了干部下乡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问题,镇领导严格要求干部下乡不允许早去早回,更不允许往返“走读”,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轻车简从,深入新民、武当、来堡、暖泉会等村,进农家门,吃农家饭,问农家事,拉家常话,叙农家情,与农民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与乡亲们亲切交谈,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村里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干部逐户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确定扶贫方案,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邀请县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和技术员开展农技大培训,大力发展甜玉米,绿色蔬菜、中药材、苗木经济、畜牧业,围绕北武当山、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创办农家乐宾馆、饭店、商店,组织村民到旅游名胜风景区出售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农副产品,为旅客服务。同时,发动村民上山采集木耳蘑菇、山桃山杏和中药材,靠山吃山发山财。

在干部下乡活动中,该镇把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工作能力作为重要内容,镇政府机关干部职工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发展甜玉米、夏山药、优种玉米、优种谷子5000亩,亩均收入2000余元;绿色无公害蔬菜965亩,亩均收入10000元;牛出栏1300头,牛存栏3963头,销售额达650万元;农民采集山货年收入可达150万元;农民外出务工1000多人,收入达3500万余元;旅游服务经济收入300多万元。

村民们欣喜地看到,干部下乡严格按照镇领导要求,不给群众增加负担,积极帮助村里跑项目,筹资金,修大桥,修河坝,修U型渠、拱水坝、下水道、垫地,修路,硬化街巷,安装路灯,修建文化广场,引进民营企业,发动群众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全镇形成阳湾村、庙底村人均一头牛养殖基地,新民村、暖泉会村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下昔村河庄村甜玉米基地,河庄村蘑菇基地,韩庄村芦笋基地,下昔村、来堡村、武当村旅游基地,村民们感慨地说:“这次干部下乡真是为咱乡亲们办实事好事的,从他们身上又看到干部下乡的那种好作风。”

如今,干部下乡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已在该镇蔚然成风。实践证明,干部下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农村和谐稳定,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深受农民朋友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