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45年5月,在懵懂的孩提时期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共和国七十年的峥嵘岁月,春华秋实。
我的人生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我的成长经历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缩影。刚解放,我们村就成立了初小,国家派来了公办教师,我从七岁上学至十六岁初中毕业,每年的学杂费普通人家基本可以支撑。去孝义兑镇上初中后,一个月七八元的生活费对我这个贫困家庭成了负担,好在按规定享受七元钱的生活费,这就解决了我求学的大问题。求学的经历基本上顺利,上完小时曾获“中国少年先锋队积极分子”奖章。初中毕业季迎战升高中期间,由于我腿外伤感染严重影响了功课复习,升学未能如愿。我回村后,幸运地在大队当了二年半会计,入了团。
1964年3月刚到入伍年龄,怀揣梦想,抱着追求进步的思想,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步入军营感受生活工作的氛围是全新的,当时部队大练兵、大比武等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工作学习的紧张程度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部队的组织纪律是十分严格的,特别是一周一次的班务会(即民主生活会)可以说是教化人生的大课堂。每个人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遵章守纪表现,生活细节一举一动都是班务会汇报评比的内容。好的表扬,差的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是相互帮助改正错误共同进步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这是每个战士成长进步的细节所在,是政治思想的灵魂。部队是个大学校,学政治、学文化、学做人;改造世界观,树立人生观,确立价值观,构建人生的“总开关”。使我们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了良好的军人风尚,学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技术能手”。部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以上是我刻骨铭心的军旅情结。
1969年3月复员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在孝义交通局办公室当干事五年,除了完成常规性工作外,负责过落实政策工作,在全县总结落实政策工作大会上做过经验介绍。由于肯学习,工作积极认真,能吃苦,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并入了党。1975年提拔为运输公司经理。1976年在运输公司,除了抓好日常工作外,急职工所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当时有近十名跟车装卸工从业多年,大多数初具开车技能,因为考不了驾照不能上车。针对这一情况,我去吕梁交通局汾阳监理所找到所长,说明情况后,他当即答应准予参加考试,结果够条件的全部考取了驾驶证。与此同时为公司建水塔、职工澡堂,厨房、车间等通上了自来水。后来我被组织调入检察院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发扬革命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中学学中干,我热爱上了检察工作。通过省政法干校培训两个月入门,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从书记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助检员、检察员、刑事副科长、科长一干十六年。期间不仅完成了办案任务,还写案例、论文,并多次被报刊和系统内刊物采用。参加了全国检察知识竞赛获得了二等奖。在办案中,严格执法,秉公办案,曾被评为县级优秀党员,地县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最高检嘉奖一次,还担任过院领导班子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委员。
现在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可以说,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要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尽所能,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作者系孝义市检察院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