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孟变华:用坚守与担当诠释初心

她扎根教育22载,从语文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到副校长、校长,从凤山底小学到东关小学、龙凤小学、永宁小学和朝阳小学,她用共产党员的坚守和担当丈量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就是吕梁市离石区朝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孟变华。

当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19岁那年,孟变华踏上了三尺讲台,在离石区凤山底小学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当孩子喜欢的好老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纯朴的梦想,她倾注了很多的智慧和汗水。她尊重教育实践,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育初心,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点滴小事、新型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在班级中经常评选“学习进步最大的前三名”“帮助同学最热情的前三名”等,班级中七十多个孩子都是前三名。一点一滴的教育智慧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她的教育之路上,这个敢想、敢干的教坛新兵以春风般和煦却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2001年秋,她到东关小学校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量是超额的,但她从无怨言并要求自己做到“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发现、勤于指导、勤于笔耕”。少先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做同行信服的好校长

作为一名党员,孟变华深深知道: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善学,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担当。作为党支部书记,她特别注重用党建理论武装头脑,她采取定人员、定主题、定时间的方式,开展了多元化、系列化、深入化的学习讨论活动,不断丰富党员的知识储备,提高政治觉悟、坚守政治信仰。

敢为,铸就让党放心的使命担当。2011年她担任永宁小学校长,面对学校没有一间功能室的现状,呈交了拆迁个别住户住房遗留问题、修建四层教学楼的报告。面对住户拆迁困难、上学期间修建困难和自己身体的困难,她做出“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的郑重承诺。她带领全体党员当起了工程的监督员。面对工地的安全隐患,他们天天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整个工期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面对滞后的工期,从4月26日到8月29日这一百多天的时间里,他们没“享受”过一天周末、一天假期。8月29日,新楼如期完工、如期投入使用,学校建筑面积扩大近一倍,专用室达到16个,校园面貌的大改变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用行动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开拓,铸就为党尽职的责任担当。她积极引导教师做到三个敬畏:敬畏讲台,关注课堂的宽度和深度;敬畏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敬畏教室,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件事。通过党员包联年级、帮扶教师、承包课题等先锋行活动打造了“和悦阳光课堂模式”,构建并践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文化,让学生的成长根植于课堂,真正把支部建在了教研组、建在课堂中。

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孟变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之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领十几名朝阳小学骨干教师深入到杭州、北京学习取经,以开拓的思维为学校准确制定“一诗一文蕴底色、一品一行养正气”的特色创建目标,全方位培养“六有六会”阳光学子。

她让课程成为学生阳光品质的土壤。着力打造“人人出彩”的“1+5(德、智、体、艺、创)”五彩校本课程,形成“和而不同,悦在其中”的课程文化。创建了“悦读阅美”阅读课程,做到同读、同写、同思、同讲。依托校本教材,把国学经典、唐诗宋词、韵读成语的教学纳入日常,通过常规检查、集中展示和古诗文考级活动,落实日有所诵,让核心素养落地。

她让生命在拔节中生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开展“以礼润心、以礼导行”做有礼朝阳人系列活动,推广礼仪用语、评比礼仪之星、讲礼仪故事、设文明礼仪监督岗,实施体验式德育,努力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良好氛围。

她全方位、多领域拓展了教育领地和空间,充分利用“新教育实验校”这个平台和多种优质资源,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二小进行PDC项目研究;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小学进行“经典阅读”项目研究;与重庆市树人研究院进行“群文阅读”项目研究。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文明校园先进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学校,这些都成为朝阳人幸福的回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需要教育人学会守正创新,更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孟变华始终不忘初心,以改革的思维引来发展的“活水”,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牢记使命,以奋斗的姿态经营活力不断的校园生态,不断走在追梦的路上……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