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怡萍
2017年12月24日傍晚,年终岁尾,我接到了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正树先生的电话。此前,王正树先生曾在人民公社、乡镇、农业局、农工部、人事局、财政局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过职,最后担任了孝义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所以我们习惯上叫他王部长。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初到现在,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王部长已经主编出版了6辑30部《孝义文化丛书》。《孝义文化丛书》不仅系统地搜集了孝义的历史沿革、山河水利、古今轶事、往哲先贤、民俗风情等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全面展示了孝义近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更多的人了解孝义、感知孝义创设了一个窗口,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王部长说,“《孝义文化丛书》第二辑出版过一本由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燕霄飞先生撰写的《百强孝义》。前段时间,孝义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咱们三晋文化研究会决定再出一本《文明孝义》,这本书可以说是《百强孝义》的姊妹篇,我决定由你来执笔。三晋文化丛书创作,你不能缺席。”我一听王部长的话,受宠若惊。在此之前,已有梁镇川、武永虎、马明高、马夏民、郭建荣等文学前辈的鸿篇巨制摆在了那里,我怎么敢下手呢?我向王部长推辞说怕自己写不好。王部长以父辈、长者的身份鼓励我,说看过我的不少文章,语言、细节都不错。“你的散文不错,而且这些年来你亲身参与了孝义创建文明城市的全过程,我相信你能写出来,而且能写好。”
谢绝的话说了不少,却再无退路。
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好。2018年1月1日,阳光明媚。净手焚香,我开始了《文明孝义》一书的创作。这样的仪式,是我二十多年来写作生涯中的第一次,不是迷信,是因为我想把它作为一件重要的、神圣的事情来做。在孝义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活了三十多年,这个地方与我血脉相连,我应该为孝义的文化事业做点微小的贡献。
端端正正地写下“文明孝义”四个字,我感慨万千。从2004年到2017年,身为孝义创建文明城市大军的一员,当2017年11月14日听到孝义上榜的消息时,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十几年间,我见证了创建文明城市的艰辛过程。大家那些加过的班、熬过的夜、费过的精力以及坚持下来的勇气,都值得了。
2004年,孝义市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构想。2005年,孝义荣获首批“山西省文明城市”称号,拉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
2011年,我被临时抽调到市文明办资料组工作。那一年12月,孝义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标志着孝义向全国文明城市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4年,在宣传部领导的鼓励下,我写的十多篇文明网评有幸在“中央文明网”发表。
2015年2月,孝义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拿到了参加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通行证”。
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千人健步走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巡演活动、“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暨第三届“孝义好人”颁奖典礼、“全民健身日”工间操展示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孝义文明市民”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向高潮。
我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查三组副组长,半年多时间,与同志们一起走遍孝义的大街小巷。集贸市场、餐馆、小区、各学校及周边、各大小网吧、各文化场馆,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看着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看着小区环境越来越整洁,看着市民朋友们素质越来越高,我们的心里很是欣慰。
2017年,攻坚之年,终成正果,可喜可贺。
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十四年时光如梭,十四年风雨兼程,一届一届的市委市政府,一代一代的文明城市创建者们积极参与,奋力拼搏,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
成绩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时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无疑,2017年,孝义取得的成就是孝义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拼出来的、干出来的。2017年,也是孝义城市建设全面发展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太阳一点点西去,2018年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写下了以上文字,也写出了我对大美孝义2018年新的期待。
写作的过程艰辛而充实,其中的苦乐,只有写作的人才能体会到。
到文明办了解“孝义好人”“道德模范”事迹。从2012年至今,孝义已经举办了四届“孝义好人”评选活动,共评出国家级道德模范14人,省级道德模范3人,吕梁市道德模范11人,孝义市道德模范47人。一位位孝义好人的事迹打动着我。
就先从熟悉的人开始写,从让我感动的人来写。
在好朋友、志愿者协会会长贺小玲的陪同下,先后采访了十多位孝义好人、道德模范。每一次采访对我们来说都是心灵的洗礼。带着满满的感动,我下决心好好写他们,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好多事迹是流泻出来的,是他们在引着我的笔墨行走。
在马庄营高侃老先生的家里,只剩下墙上挂着的锦旗和高老老两口的遗像,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与高老的儿子交谈中,我和小玲泪流满面。
在雷亚男阿姨的家里,我们看着她因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而心疼不已。
在志愿者服务站,我与失去母亲的杨国强面对面坐着,我们都无语。其实用不着采访他,我也能把他的故事写完。多年前,我与小玲多次去过他家,见他母亲难过地趴在炕上,我们给他们送去吃的、穿的、用的,可是,他们身体的、心里的苦楚谁又能替代?
说是采访国强,其实,我只是想见见他,了解一下他的近况。顺便能的话,以母亲的口吻给他一些教化。絮叨、公式唆,却苍白无力。在写他的事迹时,还没有下笔,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开始流了。
太多的感动感动着我们。
十多位孝义好人的事迹写完后,我写不下去了。同时,2018年,是儿子的高考之年,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再赘述,高中三年,大人小孩俱身心疲惫。我们这年纪,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你得尽好做父母、做儿女的责任,平日里发生的各种俗事还需要你一件一件去面对。
写作时断时续,总算是收笔了。
“春风吹开花千树,时代谱写英雄篇。”采访中,越来越多的孝义好人好事感动着我。越来越感到需要关注的现象、人物实在是太多了,越来越感到“孝义好人”“道德模范”是这个时代的正能量,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大书特写的群体。今后,我还会关注那些可歌可泣的孝义好人,尤其关注那些平凡的好人,以笨拙的笔墨和不同的形式写他们,让更多的孝义好人精神发扬光大。
诚挚感谢王正树部长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对孝义这座城市的种种“文明”现象做了一次真实的记录。同时,一种根植于人性根底的善美的精神力量一直在打动着我。
感谢我的好朋友贺小玲的热情陪伴,在炎炎烈日下,在狂暴风雨中,她与我一起寻访孝义好人,采写好人故事,陪我一起感动,一起流泪。
感谢民革吕梁市委、孝义市人大、孝义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各位领导,以及身边各位前辈、朋友在写作过程中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文明办各位同仁以及采访过程中各单位、个人给予的热情帮助!
感谢摄影家张建益、高志钢、武晋洲、赵泉、任玉魁、郭建华、武斌、李伟洋、武玉平、侯宏林、孙燕、沈良民、蒋建林等爱心人士为本书提供的精美图片!
感谢的话不再细说,多了就虚了,假了,唯愿这份感谢永存心底。
我很自豪地生活在孝义这块厚土之上,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着这块热土带给我的悠长的幸福感受。在每一个见到日出的清晨,在每次上班时,走在通往单位的条条大路上,我一步一步感怀时间的流走和孝义这座城市的美丽和辉煌。孝义给了我一切我曾想拥有的东西。我爱孝义,爱孝义的山山水水,爱孝义的每一处景点、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人。这种热爱,使我的每一个庸常的日子都变得格外具体和美好。
写下这些绝不是矫情,我只是想记录下,写这本书的过程是不平凡的过程。写下这些文字,写下对百强孝义这座文明城市新的起点浓浓的美好祝愿。希望更多生活在孝义这块土地上的人,能生活得更加阳光灿烂,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