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一只手拍不响

□ 李 峰

有些老话传了多少年了,是很受用的。那不是书本上的东西,很形象,上口好记。一只手拍不响,就流传在坊间很久。那是指两个人之间闹矛盾,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应该互相检点,互相谅解。有的人说,我一只手也能拍响,比如,我一只手拍鼓,一只手敲门,都响。那是抬杠。不跟你玩儿。

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都会有矛盾产生,旧的矛盾消除了,还会有新的矛盾再出来,人类就是在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的。矛盾有大矛盾和小矛盾,有的小矛盾容易发展成大矛盾,甚至势不两立,那是社会学家研究的课题。我要说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生活的美好。

你想,如果一辈子有那么多的“眼中钉”“肉中刺”,你的日子能过得舒心吗?伤和气,伤感的日子是很疼的,如同一道永远穿不透的墙,很憋气,很不爽。1980年念大学的时候,有的同学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生活条件自然是悬殊很大。那时我父母亲在工厂上班,比起农村来的同学生活条件要好一些,除了学校发的12元助学金外,每月父亲都要给我寄20元生活费,相对而言,日常学生生活过得要宽裕一点。在大学里,老乡同学来往比较多,免不了偶尔小聚。有一次周末,放了下午课,我便约几个老乡同学到我的宿舍聚餐,说是聚餐,实际上就是我在食堂多买了几样菜,买了一瓶酒,大家在一起乐呵一下。开吃不一会儿,我的一位农村老乡同学,没吃几口便拂袖而去。而且面带愠色。大家都懵了,不知何故。而我心里知道我的这位同学心眼比较窄,对什么事都比较敏感,人又很要强。他家在农村生活比较贫苦,每月的生活费仅靠那点助学金,自己还不够吃,哪还有请同学吃饭的富余钱。他一定是觉得你们城里的学生家庭条件好,有父母接济,手头宽裕,所以有钱请同学吃饭,明显这是在显摆,心里就很不痛快。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这在一般人来说就不是个事儿,而之于他,他就认为是一种对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一种挑战和蔑视,所以,心里受不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很少联系,见了面也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仿佛一下子陌生起来。以前,我俩处的关系很好,每周日,不是我去他宿舍,就是他来我宿舍。这次以后,这种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连续几个周日,谁也不和谁联系,对此事,我陷入了深思。我想,我本来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更没有显摆的味道,只是普通的一个小聚,何必伤了多少年的同学之情,很划不来。他不就是认为城里的同学高高在上,寒酸乡下的同学嘛。可我心里是坦然的,知道这是个误会。我琢磨这件事,我也有不妥之处,比如提前和他商量一下,沟通好了再请,他就不会觉得尴尬。于是,在后来的几个周日,他不来我宿舍,我就主动去他宿舍。虽然话语比以前少了,但心里的这块冰正在融化,因为,我把姿态摆出来了。终于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星期天,我又如期来到他的宿舍,他见我头上、身上浑身都是雨水,脚上也沾满了泥土,心生感动之意。他说:走,我们喝酒去,我请。我没有拒绝,便来到了学校门口的一个小饭馆。点了几个小菜后,他提出要喝啤酒,我很犹豫,因为我平常从来不喝啤酒,也没喝过啤酒,他是知道的,听人说那东西像马尿。而在这种场合我要不喝的话,他会觉得我对那件事还是耿耿于怀。我说:好,今天我喝。那天,我俩开怀畅饮,边喝边聊,那点破事也就烟消云散了。至此,我们又恢复了以往每周日相聚的惯例。后来,我喝啤酒还越喝越上瘾,酒量远远超过了我的这位乡下同学。

换位思考和互相理解,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每日三省吾身,有益于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双手应该用来拥抱,用来鼓掌,用来共同抵御外侵。俗话说:事要公道,打过颠倒。凡事先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能少产生矛盾。生活本身是美好的。芸芸众生里,闹别扭、堵心,会使美好的生活伤痕累累,会让我们身心疲劳,会让美好的事物污点重重。有一位很受我尊敬的长者,就住在我家房子的背后。许多年来,我们师生相称,他教会了我写文章,让我热爱上文学,我曾在我的第一本诗集《青春的折光》后记中提到了他对我的帮助,他也逢人便称我是他的得意门生。有一年,他突然提出要在我房子的后墙上盖一间小房子,而且还要把我的后窗也盖了进去。当时,我真懵了。如此受人尊敬的人,怎么能提出这么个无理的要求。我想:一方面这房子不是我的,我只是暂住,我无权改变人家房子的面貌;另一方面,我住的这间房子前墙没有窗户。整个房里只有这一个小窗户,如果把它盖了进去,那这间房子就成了个黑房,白天也得开灯,更不用说通风透气了,实在不合适。可在这个难题面前,我面对的是一个多年来十分受我尊敬的长者,如硬性拒绝必将伤及和气,那样的结果是我不想看到的。后来,经我好言劝说,他将房顶盖到了我的窗台之下,尽管下雨时会有雨滴溅在我的窗户玻璃上,但总算成全了他盖个小屋的心愿,这小屋虽说不能住人,可放些杂物还是蛮好的。当时有朋友对我说:那房子不能让他盖,任何房子的房前屋后都有三尺滴水的距离,这是约定俗成的。可我想:他也总是有他的难处,他能张嘴提出这种要求,总是觉得我是他最贴心的人,最能理解他心愿的那一个。我怎么能与他见个一丈五尺呢,那种伤害是非常令人心痛的。这件事过去多少年了,在朋友们中间,我从不曾谈及,逢人总称他是我的一位恩师。生活中,两好才能变成一好,朋友相处一生,怎一个好字了得。针尖对麦芒的日子,会过得很累很疼。去年冬天,在西安地铁里,还有一件小事,值得玩味。那天,上地铁后,车厢里人很多,也很拥挤,到了北大街换乘站,座位上有一个人在此站下了车,空出了一个位置,我赶忙坐了进去,车很快又开动了。一分钟后,我抬头看见一位比我年龄大些的老妇人站在那里,随车晃晃荡荡。我又赶紧起身为她让座,只见她面带愠色,死死地盯着我说:不用了,刚才我就想坐进去,可是你却硬抢着坐下了,什么人!我顿时很茫然,难道我让座让错了,怎么遇到这个不讲理的妇人,好心当驴肝肺了。可是恼火之余,我又想:可能是在车上人多,我要坐进去的时候她也想抢到这个座,但还是动作慢了,被我抢占了。所以,她很不高兴。事实是当时我真没看到她,这中间有个误会,想通理解了,也就过去了。尽管是个陌生人,尽管这辈子也再碰不上,也没有必要为此等小事发怒,影响自己的情绪。

生活本来是很美好的。人生的道路都是每一件一件小事铺成。怎样对待,那是个人的事情。这是需要一生去修行,去历练。悟到了,你的生活会充满阳光,日子会灿烂无比,否则,那就是苦恼、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