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增加口语交际教学比例

浅谈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和 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 贺黎

口语交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需要体现在小学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更是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力工具。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很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简洁地在与人进行交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口语交际的训练,小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课堂讨论,讨论是比演讲更加深入且综合性较强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想法,提出质疑,解答同伴提出的疑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对知识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听与说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立足于课文内容的思考任务,让学生对课内知识深入思考探究,同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对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进行训练与提高。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拥有说服别人的能力与技巧。在得到了这一系列的训练与培养之后,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践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得到实质性的拓展。

改变写作教学模式

书面表达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往往更加注重输出,而对于积累这样的输入过程则不够重视,教师仅仅只是在意学生是否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忽视了学生是否进行了高效的积累学习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现阶段的教师则应该将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积累能力的训练提升上来,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能够有属于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同时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并不是一个纯书面性质的学科,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都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培养与提升。这两个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式,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方针。

(作者单位:柳林县李家湾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