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脱贫攻坚专刊

唱响好声音 讲述好故事 展现新作为

——方山县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

□ 徐龙

方山县人大常委会在脱贫攻坚中,把扶贫帮困作为联系群众新支点,服务群众新平台,组织县乡人大代表甘当政策扶贫的宣传员,精准脱贫的战斗员,产业扶贫的技术员,创业扶贫的示范员,就业扶贫的引导员,行动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展示新作为,唱出人大好声音,讲好人大故事,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答好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传递信息,当好政策扶贫的宣传员

该县广大人大代表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在田间地头用朴实的语言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传送党的好声音,使党的好政策尽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大代表在田间地头让扶贫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信息传递的‘最后一米’,帮助贫困户奋力挖穷根、强富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催化剂、助推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子亮告诉笔者。

“北武当镇人大代表李志勇动员我家易地移民搬迁,要不然我们还住在破败不堪的土窑洞里苦熬呢。”去年冬天,马亮亮从北武当山区的松泉村搬到峪口镇安置小区,住上新楼房,他逢人便亲切点赞人大代表帮他办的好事,挪穷窝、走富路,日子红火了不能忘了人大代表的帮助。

冲在一线,当好精准脱贫的战斗员

该县广大基层人大代表勇于作为,发挥头雁效应,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积极寻求脱贫致富的新办法,新路子,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玉米、山药、瓜果蔬菜,今年粮食和蔬菜喜获丰收,同时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并逐步形成牛、马、鸡、羊、猪为主的山区畜牧业,人大代表还动员山区农民进山采集山桃、山杏、木耳、蘑菇、中药材,组织各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发动群众,积极创办农家宾馆、农家饭店、农家商店、农家乐、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全县人大代表,带动农民敲开脱贫致富大门,使方山县成功脱贫摘帽。

排忧解难,当好产业扶贫的技术员

该县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人和土专家、田教授中的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发挥代表们的自身优势,为乡亲们面对面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手把手教授种养殖实用技术,为乡亲们发展产业排忧解难,补齐群众在产业发展上的技术短板,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切实让贫困家底的梁柱立起来,强起来。

该县致富能人和土专家,田教授中的人大代表是农村产业先行者,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贫困户聘为产业技术顾问,他们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毫无保留把技术散给乡亲们与乡亲们共同走上脱贫致富路。

以身作则,当好创业扶贫的示范员

生活在群众身边的人大代表甘当创业扶贫的示范员,不等不靠,勤劳致富,言传身教,示范带动身边的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

县人大代表李玉生,在马坊镇开府村创办了良泉酒业,他把经营企业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紧紧绑在一起,在贫困山区带领群众书写脱贫致富新篇章,解决了60多个贫困户就业,月均收入3500余元。让部分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像李玉生一样,以身作则,当好创业示范员的人大代表不胜枚举,他们是方山县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生力军,更是领头羊,他们把帮扶贫困户作为自己的主业之一,帮到心上,帮到实处,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书写华章。

积极引导,当好就业扶贫的引导员

该县致富能手人大代表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展现代表风采。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为群众造福。北武当镇人大代表张雪瑞,用他的铮铮铁骨扛起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旗,他带领群众辛勤创业,打造了新居、暖泉会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阳湾、新民、庙底人均一头牛养殖基地,努力为农增加收入,为脱贫攻坚作贡献。

使命因担当而光荣,履职因有为而精彩。笔者希望这样的人民好代表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