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处有声,平凡中有美。曹兴华,孝义中学一名坚守在三尺讲台近30年的普通教师,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她迎来一届届新生,送走一批批桃李,近30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一名普通教师的无限精彩。
三尺讲台是她的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曹兴华就这样要求自己。“作为教师,搞好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硬道理。可取得好的成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取决于细节和坚持。”曹兴华三句不离本行。她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老师的认真和细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需要老师自己加负担。只有自己把工作做细了,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教学的轻负担、高效率。尽管已经从教多年,但她依然坚持认真备课,包括如何引入,课堂上讲哪些例题,课下布置什么练习,她都精心设计。她是一名物理教师,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有很多内容需要实验,对于教材上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她都一个不缺地不折不扣去完成,领着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曹兴华和同事积极参与学校的课改教研,实施学案教学。在她的带领下,编出了高中三年的完整教学学案,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案,对于留给学生的作业,她坚持全批全改,对于个性问题常常一对一当面讲解。对于学生的周测试卷,她的批改总是及时到位,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学校组织的考试采用电脑阅卷,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并不知道每个题得了多少分,失分在何处,曹兴华老师专门拿回学生的答题卡,一一进行批改,这样在试卷讲评时就能做到针对性地讲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由于曹兴华平时细致踏实的工作,她的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多年来,她带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赢得了学校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从2003年起,她担任学校实验班和凌云班的物理老师,为高等院校输送了许多品学兼优的人才,所带的学生屡屡走进清华和北大,她也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轻伤重伤”都不下火线
曹兴华老师的工作日程表上不存在“空格键”。有一天下大雨,当时她正好在赶往监考的路上,面对道路上湍急的水流,她毅然骑上自行车赶往学校,路上积水都漫过了路边的路牙石,中途只好推着自行车公式水而过。当到达学校时,她的整个裤腿都湿了。
“请假条”这三个字,曹兴华很陌生。尽管她自己常有力不从心时,尽管她爱人因患糖尿病多次住院治疗,但她很少因自己的事耽误学生的课。2014年9月,她爱人因患糖尿病引发了并发症,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这一个月来,她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回到家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身心疲惫。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她晕倒了,两个孩子吓坏了,哭着找对门的奶奶来帮忙。清醒后,曹兴华淡淡地说“我没事,我没事”。第二天她又站在了讲台上。
曹兴华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到命制周测试题,以及批改作业,常常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2015年6月30日,高考成绩刚揭晓,还未从学生成功的喜悦走出来,她这个看起来很健康的人病倒了,而且被确诊为乳腺癌。在经历一番痛苦的历程后,她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给主治大夫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我还能再上讲台吗?她害怕从此结束教学生涯。在她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下,如今,她已经重返教学工作中,回到了她所挚爱的学生中。
三十年来,坚守三尺讲台,曹兴华用自己的平凡与伟大,放飞着一个个年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