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柳林县李家湾乡党委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按照“党建统领、五转一新”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通过“三聚焦、三提升”,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党建统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持把党建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入手,经过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村委会推荐、民主选拔,选出8名思想素质好、致富带头能力强、群众信得过、愿意为村民办事、能守家创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压担锻炼,建立了村级党组织后备干部培训帮带机制、实践锻炼机制、考核评议机制,并将后备干部安排到基层一线,积极参与到基层组织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日常工作中,切实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针对基层民主管理水平不高、村级组织号召力不强等问题,乡党委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行基层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示范推进、引领发展,将李家湾村作为首批试点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三委”干部、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积分制管理工作组暨审核委员会,制定了积分标准、兑换流程和积分奖惩等制度,以户建立积分手册、以村建立管理台账,采取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公示、一年一兑现方式进行考核,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方式转变,提升了党员群众自治活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构建了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美丽乡村,提升环境整治效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事关脱贫成效的巩固、乡村振兴的推进。乡党委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契机,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开展环境整治的强大动力,形成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群众互动“四级联动”工作格局,抓实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开展了“清、拆、改、种、建”(清垃圾、拆违建、改水厕、种绿树、建公约)五大整治行动,全面向“脏、乱、差”宣战。整治行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了环境整治高潮。制定了“一周一抽查、一月一公布、一季一评比”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390余㎡、废旧广告牌匾410个,清理“四堆”3100余吨,8个行政村改厕1352座,新建上白霜村、下白霜村2个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4个村8个排污口全部收集到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李家湾村2300米污水处理管网连接到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在307国道沿线的8个村设置了40余个环境卫生、文明县城标语牌。
聚焦安全稳定,提升信访化解水平。乡党委以“信访矛盾化解年”为抓手,立足“防患于未然、排查于经常、化解于初始”的原则,健全了“靠预防堵住源头、靠排查及时控制、靠调处彻底化解”的信访工作排查调处机制,将信访、综治、司法“三办”互融一体、合理配置,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空白。针对历史遗留的信访问题,乡党委全面落实班子成员包村制度,主动对重点信访人员进行入户走访,开展谈心谈话,全面了解信访人员思想动态、准确掌握问题症结。乡司法所开设了法律讲堂,每周四邀请法律专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农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为导向,剖析现实典型案例,普及遗产继承、赡养纠纷、财产分配、土地征用等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涉法涉诉问题按照法律程序办理。同时,充分借鉴新时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善治为原则,与群众有效互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调解机制和治理平台。截至目前,全乡10件信访问题中已解决8件,化解率达80%。
李家湾乡党委通过聚焦党建统领、美丽乡村、安全稳定三大任务,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优化了全乡人居环境、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景建红 张宏照 车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