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柳林县高家沟乡找准发力点、创设新模式,通过“三建、三攻、三扶”“333”学习教育模式,奏响了基层发展最强音,绘制出了一张集“党心、民心、责任心”为一体的幸福网。
党建强乡,“三建”模式创品牌。一是建立活动阵地。把党员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三基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简约、务实”原则,合理安排设置,为全乡16个党支部集中打造了党员活动室、电教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订阅了党建报刊、杂志和书籍,为部分村还添置了健身器材,真正用好了党建资源、激活了党建阵地功能。各支部利用活动阵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极大地丰富了党员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建立微信平台。积极推进智慧党建阵地建设,各支部建立了党建工作微信群,以“电子课件、语音视频、文章链接”等形式,将优秀党课、视频、文章、信息等资源发送分享给党员,实现了线下学习教育延伸到线上,确保党员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随时随地在微信群了解最新党建工作动态。同时,通过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发布评论,增进了党员感情交流、畅通了互动渠道、汇集了思想共识。三是建立“党建长廊”。利用办公楼通道的闲置空间,精心打造了以入党誓词、习语金句、党员风采、党员权利义务、“三会一课”制度等为内容的“党建长廊”,既宣传了党组织工作制度,又涵盖了当前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效增强了党建工作的直观性、教育性和指导性,扩大了党建工作覆盖范围,使全乡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党建工作,成为了创新党建工作新平台、宣传党建知识新载体、教育党员干部新阵地。
治理稳乡,“三攻”战略夯基础。一是打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乡党委着力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对民调队伍的培训管理,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年”为契机,全面提高信访维稳工作水平,降低信访挂账总量。持续实行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制度,对全乡各类矛盾纠纷分类登记造册,坚持运用法定渠道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1起。二是打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攻坚战。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上,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扎实开展走访活动,推动“一码清”工作落实。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谈心谈话,全面掌握了贫困户衣食住行情况,为下一步精准制定巩固脱贫计划打好了基础。通过组织推进会、观摩会、现场会等形式,对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看标准是否达到、看履职是否到位,真正做到人在“岗位”、心在“状态”、身在“战场”,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打好人居环境攻坚战。坚持“党建+项目”促进工作融合、汇聚攻坚力量,通过“党委领头、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认领工作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同时利用农村“大喇叭”大力宣传环境整治目标和要求,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重点针对主次干道两侧物料乱堆、垃圾乱倒、牌匾乱设、电线乱拉以及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等现象进行整治,共清理“四堆”800余吨,拆除广告牌匾136块,规整电线4300余米,使得全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
服务兴乡,“三扶”实践担使命。一是传出惠民“好声音”,扶智激内力。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党委组建了18个宣讲小分队,结合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采取“讲、评、传、助、庆、践”等形式,向群众及时传达,使宣讲活动“冒热气、接地气、添生气”,让群众自觉弘扬时代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共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培训3次,志愿宣讲活动32场次,受益群众3800余人次,成为了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达正能量、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二是送出爱心“大礼包”,扶贫献爱心。乡党委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成立了“手拉手爱心超市”,超市内物品全部由社会团体、帮扶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捐助。采取积分兑换物品的运行模式。群众通过参与脱贫攻坚、移风易俗、道德风尚、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获取积分,考核组通过合理定分、精准计分、规范用分、现场打分的机制赋予相应分值,群众凭积分值换取所需生活物品。三是打通助残“联络站”,扶残强服务。主动对接县残联,引深服务载体,精心选址,在车道沟农贸市场打造了1间4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储备了轮椅、助听器、助视器、拐杖等各类辅助器具800余件,可辐射服务周边石西乡、薛村镇、三交镇等兄弟乡镇。同时,研究制定了扶残、助残宣讲制度,定期开展宣讲活动,邀请县残联工作人员就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残助学、残疾证办理、辅具配适、康复治疗等政策进行详细介绍和解答,真正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发放轮椅、手杖等辅具12件。
柳林县高家沟乡通过“333”学习教育模式,切准了基层发展短板、强化了党建服务水平,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设“开放、繁荣、绿色、文明、幸福”新柳林提供了新的一线经验。
(景建红 张宏照 车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