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隆冬时节,笔者来到孝义市大孝堡乡南船头村,就在20天之前,大孝堡乡文峪河九支灌区修复改造工程完工,时隔22年后首次恢复冬浇,笔者看到,汩汩清水在沃野田畴间欢快地流淌,畅通的田间“血管”,让村民们对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大孝堡乡文峪河九支灌区建于上世纪,此前由于年久失修,22年间,多条渠道不能正常运转,严重制约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多年来,部分村民只能自行组织灌溉,但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群众对农田水利设施急需修复的呼声居高不下。
聚焦呼声,以问题为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孝义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孝堡乡党委、政府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土地增产、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统筹铺开“文峪河九支灌区恢复工程、四河高灌恢复工程、孝河灌区延伸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三项工程,首先是积极与吕梁市文峪河水利管理局沟通协调,成功启动文峪河九支灌区恢复工程。
据了解,文峪河九支灌区恢复工程涉及大孝堡乡南船头、李家庄、程家庄等村,截至目前共恢复渠道9.3公里,其中主渠2.9公里,支渠6.4公里,可灌溉农田5700余亩。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推动沿线各村农田增产、农民增收。
日前,笔者在孝义市大孝堡乡南小堡村看到,引文峪河灌溉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河道地形进行勘探,大型机械正在挖掘引水沟渠,桥涵建设、管道线路铺设等各项工程正稳步推进。这是继南船头村文峪河九支灌溉区修复改造工程完工投用后,大孝堡乡在全乡重点推进的又一项惠民工程。
大孝堡乡南小堡村有基本农田一千余亩,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又缺乏水利设施,致使农田缺乏有效灌溉,粮食产量难以保障。聚焦农田灌溉难题,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在该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南小堡村全面启动了引文峪河灌溉工程项目。工程完工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南小堡村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还有望把靠天收成的低产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器”。
据悉,大孝堡乡三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再加东张庄、大堡、南小堡三村利用文峪河沿线的有利位置,抽水灌溉农田3470亩;结合汾河东盘粮、北桥头灌区8800余亩农田灌溉,孝河张魏、大孝堡、西盘粮、马庄营灌区6400余亩农田灌溉,大孝堡乡3.64万亩农田将基本实现水利灌溉全覆盖,为推动全乡农业增产、助力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守初心、担使命、办实事,该乡将坚持主题教育收尾不收场,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决问题的力度不能减,以文峪河九支灌区恢复冬浇为新起点,抓好延伸提高、设施完善,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经济效益,真正立足产业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郭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