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民生专刊

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

本报讯 (记者 梁瑜) 针对吕梁山生态建设实际,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积极主动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形势处于安全平稳状态。

我市山区是一个森林火灾多发地区,森林防火期长达7个多月,鉴于气候原因及生产生活用水因素,森林防火已进入常年化状态。为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全市每年坚持早安排、早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把森林防火工作摆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全市每年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防火形势进行会商分析和安排部署。市防火指挥部结合国家、省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及时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市防火办建立了手机会议平台,遇到紧急情况可随时召开手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由扑救型向预防型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在阻隔林火、巡山护林、搜救灾情等各项工作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有防火公路(隔离带)1490多公里,建设有人工公式望台36处、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点69个、林区水库及蓄水池19座,新建7个高标准民营林场管护站。

强化督促检查,排查火险隐患。每年防火期内,都要组织市直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分别对各县(市、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开展多次大型森林防火专项督促检查活动。各县(市、区)也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活动,进行随机抽查、明查暗访。

严格落实责任、严管野外火源。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办法,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确保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严格实行网格化巡查和定点责任看护制度,切实做到了林区都有人在巡查和看护。

加强防火队伍和装备建设。目前我市13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森林消防专业队,各乡镇都有扑火应急小分队,并进行了培训和演练;建有市、县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18个,并储备了应急所需的扑火机具和装备(包括灭火弹、三号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高压接力水泵、油锯、割灌机及扑火服等)。强化了24小时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确保了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