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洋
“特别感谢薛书记和工作队帮助我老伴办理了残疾人证。”石楼县裴沟乡乔子头村77岁的贫困户张廷孝拿出老伴的残疾人证与记者分享着心中的喜悦。
老张口中所说的“薛书记”是市农经局派驻裴沟乡乔子头村的第一书记薛扬。高高的个子,身体偏瘦,别看他瘦弱,但做起事来特别细心、认真,而且人还实诚。2018年1月,薛扬担任乔子头村第一书记后,扑下身子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2018年被石楼县评选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7月,受市直驻石楼工作大队推选,荣获吕梁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乔子头村隶属于石楼县裴沟乡,原为独立行政村,2017年底按照石楼县委、县政府要求,与裴沟村整村合并,成为裴沟村的一个自然村。截至2019年12月,全村共有154户435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42人,未脱贫1户4人。
张廷孝2014年被识别成为贫困户,2018年兜底脱贫。脱贫之后,让老张每天坐立不安的是老伴李侯谋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一直想为老伴办理残疾证。而自己年事已高,为了照料老伴不方便出门。薛扬在入户走访时,得知老张的想法,就答应帮忙办理相关手续。在县、乡相关部门跑了多次后,2019年前半年,薛扬终于帮助李侯谋办下了残疾证。
薛扬做起事来有一股倔劲。倔劲从何而来?“刚开始开展工作的时候,经常听到村民们说第一书记、工作队就是吃派饭的,开展工作就是下来串一串、转一转,去村民家里吃点饭、唠唠家常就完了,要不就是每天填表表、做册子,但我始终认为,扶贫工作绝不能这样干。”薛扬向记者道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他认为帮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村民的实际民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今年70岁的贫困户张廷亮是张廷孝的弟弟,2018年兜底脱贫。2019年10月份的时候,他向薛扬提出2018年农业玉米保险仍未赔付。薛扬了解情况后,多次与村“两委”和乡镇沟通找不出什么原因。随后,与承保单位吕梁市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多次协商,得知是由于当时上报保险缴费名单时,将张廷亮的名字和账号书写错误而导致退款,经协商后,薛扬重新为张廷亮填写正确资料,提交到保险公司,这才把玉米保险金打到卡上。
这哥俩逢人便夸薛书记,为村里的人们办这事、办那事,真是个“好后生”“好书记”。
“急性子、工作狂,经常在电脑桌前通宵达旦写材料、整理材料,旁边烟灰缸里的烟头始终是满的。”市农经局驻乔子头村工作队员常志伟说,“薛扬不仅在工作上以身作则,在生活上也非常照顾我们。”工作队员刘逢泽插话说:“薛书记和妻子视频的时候,经常听到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就住在村里吧,不用回来了,我和孩子不用你操心。”
谈到家庭,却是薛扬最放心不下的。任职第一书记第一年的时候他的女儿才出生五个月,现在已经两岁了。每个星期回家的时候是薛扬最开心也是最幸福的时候,因为家里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等着他回家。“孩子会叫爸爸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特别幸福,同时也别特难过,幸福的是女儿健康茁壮成长了,难过的是这两年来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谈起女儿来,薛扬话语间有些哽咽。
两年来,薛扬以深抓党建工作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为着力点,以强化扶贫项目申报落实为抓手,以开展扶贫扶智教育为重点,配合乡党委政府、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扎实组织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未脱贫的贫苦户稳步增收、未脱贫的贫困户实现脱贫,通过各类帮扶政策举措落实。截至2019年12月,乔子头村共脱贫1户2人,未脱贫1户4人,贫困发生率为0.9%。
“俯首甘为孺子牛”,薛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初心本色,用真情换来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