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黄或白的毛色,健壮的身躯,粗壮的蹄脚,甫一下车,记者就被眼前的几头大犍牛吸引住了。“俺们周家沟,现今养牛最惹眼,也最赚钱。是块脱贫致富的宝啊!”一见面,支书张春秀就握着记者的手说。
方山县马坊镇周家沟村,自从2016年大规模养牛以来,这个村已经发展牛1600多头。养牛户发展到15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家养牛。硬是凭着养牛业,在2018年一举甩掉了穷帽子。
正在自家牛圈里忙碌的脱贫户高建强闻声迎了出来。他手拿锹把,一身劳动装上还沾着泥巴。“冬季天冷,放牧的牛儿都回来啦。给他们修建牛圈御风寒。”高建强笑道。
高建强曾是这个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前,他家生活常年处于温饱线下。“自打邮储银行和农信社小额贷款帮俺们贫困户发展养牛,这两年生活越过越好!”
确实如此,这两年,高建强家贷款发展养牛,养了卖,卖了再养,收益超过30万元。他翻修了老窑洞三间,新修了牛圈,又买了一辆新式农用车。家里的光景蒸蒸日上。
如今,他家养牛已达27头,其中能繁母牛15头,育肥公牛12头。“再卖个小四十万元没问题。”高建强说。
周家沟山大沟深,林草丰茂,是马坊镇的传统养牛村。以前养牛属于传统自发性质,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出台政策,邮储银行方山支行和方山县信用社创新制度,放宽还贷档期,对贫困户实行贴息小额贷款,鼓励发展养殖业。
2015年这个村牛存栏只有480头,2016年就增为996头,到2019年,已增加到1600多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家干养殖,户户搞养牛,养牛业很快规模化发展起来。
“仅今年,村里就卖牛400多头,全是公牛。母牛俺们不卖,还等着下牛犊呢!”支书张春秀的话,引起了周围的一片笑声。
马坊镇的养牛业得到了县里的鼎力支持。这里农户养的牛根本不愁卖。方山县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县上的宏康牧业公司与村集体签订购销协议,缩减销售中间环节,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周家沟产的牛质量好,每头牛售价都超过市场价1000元左右。